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史春秋

四十年喜糖之变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9-08-12 08:13 【字体:

    我和妻子也在那时候结婚,我记得当时曾专门去上海买大白兔奶糖,与水果糖掺在一起发给亲友们。当时大白兔奶糖可是奢侈品,特别是小孩,多数都是头一次吃奶糖,他们撕开糖纸后慢慢舔,吃完后还闻着糖纸上残留的奶香味。 
  □李阳波 
  近日,赴同事女儿婚宴,临散席时,同桌相熟的三位宾客将喜糖都给了我,让我带给孙女吃。到家后,我将四包喜糖放在妻子眼前,她诧异地问怎么每人发四包喜糖。我如实告知,并等着她夸我人缘好。“你赴宴不多,不知行情,现在很少有人吃喜糖了!”被她这么一分析,我忽然想起,怪不得发喜糖时,在场的宾客反应很淡定,甚至散席后个别人都不带走。 
  要放在40年前,这还真是一件怪事。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农村老家上学时,有一户人家办喜事,请我们几个学生去打旗。当新娘快到婆家时,操持婚礼的生产队队长站在高处抓了几大把糖果抛撒下来,让等着看新娘子的宾客抢着接。尽管抛撒的糖是一分钱一块的红硬糖,总量也不过两斤左右,场面却非常热闹。还有更大方的农户,为了图个喜庆,在婚礼当天让主管分糖的人给每个来宾发两块喜糖,让大家都沾喜。由于那时物资匮乏,在婚事中送出的喜糖,很受大家欢迎。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都有了好转,很多家庭在办喜事时发不同口味的水果糖,一般都是用一个印着喜字的塑料袋装6块,最时兴的喜糖就是上海产的大白兔奶糖。我和妻子也在那时候结婚,我记得当时曾专门去上海买大白兔奶糖,一共8斤,后来与水果糖掺在一起发给亲友们。当时大白兔奶糖可是奢侈品,特别是小孩,多数都是头一次吃奶糖,他们撕开糖纸后慢慢舔,吃完后还闻着糖纸上残留的奶香味。 
  如今,各种菜票、肉票都成为历史,人们的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不少人平时摄入糖过多,以致患上了肥胖症、糖尿病,甚至有些人牙齿脱落,现在婚宴上的喜糖也不再是大家的最爱。不少新人结婚开始以巧克力代替喜糖,但由于巧克力价格比较贵,多数人家在喜糖盒里放上两块巧克力,其他就是夹心糖、软糖、酥心糖等。大多数人对喜糖并非像以前那样爱不释手,很多人拿到办公室或家中当零食,甚至一些朋友说如果家里有小孩的话基本不带回去。喜糖如同“鸡肋”,变得很尴尬。 
  前些天,我去参加一位朋友儿子的婚宴,只见桌上的每个餐盘里放一只看似玩具的小摆设,仔细看是喜糖。婚宴开始,宴会厅灯光渐渐暗下,司仪请每个嘉宾打开手中喜糖的开关,瞬间整个宴会厅闪烁着五彩缤纷的灯光,给一对新人送上祝福,这倒很有创意。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