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动态

两会故事 | 黄宏因戏爱秦腔 濮存晰忆陈忠实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7-03-10 09:39 【字体:

  

 

  全国政协委员黄宏

  西部网讯(特派北京记者 李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今天(3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陕西代表团审议时深情地说,陕西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敢于拼搏的精神,陕西要发扬这种高亢昂扬的精神和革命历史传统,突破重围。在推动陕西文化走出去方面,如何发扬传统,如何来突破重围?

  为此,西部网、陕西头条的记者采访到了郁钧剑、黄宏、濮存晰三位来自文艺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他们与陕西有什么样的渊源,在他们眼里陕西的文化怎么样,该如何跳出城墙思维走出去?

  黄宏:陕西文化走出去要保护传统文化 创造更多新作品

  对于陕西文化,全国政协委员黄宏表示,他曾经有一些接触,陕西文化很深远,文化民风都非常优秀。2016年,黄宏与西部电影集团合作拍摄电影《血狼犬》,因为电影中有秦腔的运用,他曾经很认真的学习过秦腔。“那个时候天天学,天天唱,我们的司机是地道的陕西人,他就给我纠正。”黄宏说,他觉得秦腔唱起来特别的真实,也特别的亲切,当时他很认真的学,对陕西传统的秦腔体会比较多。采访时,黄宏还面对来自陕西的记者哼唱起了秦腔。

  对于陕西如何弘扬文化自信,黄宏觉得首先要保护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多年的传承下来的。同时,现代的作品不能少,因为现代的作品作为传统文化的接力棒,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观众。“文艺创作者首先要文化自信,这样他们的作品才会好。”黄宏说。

  对于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信,黄宏认为首先要来自于个人的修养,来自于学识,还有自己的本识,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必须要做好自己的功课,不是靠脸熟就行,必须有自己超长的本领,这样观众才会喜爱。“文化自信对创作者来说特别重要,我认为是我们是好的作品一定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力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黄宏说,只有这样的好作品才能让观众喜欢,作品一定要有温度,一定要有力度,这样才是文艺的作品。

  今年的全国“两会”,黄宏的提案是关于敬老院的创新建设,他建议把敬老院建成敬老园。为此,黄宏今年计划拍摄十部敬老爱老主题的微电影,唤醒更多人对历史传统的传承。

 

  

 

  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晰。

  濮存晰:用陕西话向记者问好 回忆陈忠实一度哽咽

  见到陕西媒体的第一眼,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晰就亲切的用陕西话向大家打招呼。濮存晰告诉记者,陕西文化对于他个人来讲,最深刻的莫过于陈忠实的作品《白鹿原》,北京人艺的话剧《白鹿原》从2005年开始演出,还差10多场就100场了。“去年陕西也把这个作品搬上了舞台,这部作品有着史诗般的厚重,同时又是很多来自民间的生动故事。很有幸在里边扮演角色,实实在在的一个角色,就像陕西文化那么的真实。”濮存晰回忆,出演《白鹿原》这部作品,对他个人影响很大。

  “我个人认为是真实的,艺术的真实和历史、社会对人民的命运和故事在这部作品中展现。”濮存晰说,他虽然生活在北京,但这部来自陕西的戏给了他很多的人生启发。出演话剧《白鹿原》之前,他曾经去原上体验生活,起初发现周围都是现代农民,很难找到白嘉轩原型。

  “后来回过头来想,这个人不就是陈忠实自己么。白嘉轩这个人物命运,人物特点跟生活在白鹿原上的陈老师很像。”濮存晰提到陈忠实一度哽咽,眼睛泛起了泪光,“老爷子说话很直接,没有那么多客套,我一下子找到了感觉”。

  艺术创作的原点是真实的,我们是从真实出发,观众之所以喜欢明星演戏,就是享受从假定的方式去体味真假的区别,所有人奔的点是真实的,创作和欣赏之间能够交流出来,求真和自我认识,在文艺作品中非常重要。

  “慢慢学,还没开始呢。”记者称赞其陕西话说的不错,濮存晰谦虚的说自己才刚刚开始。

 

  

 

  全国政协委员郁钧剑。

  郁钧剑:陕西文化要走出去需要年轻一代要去改变

  全国政协委员郁钧剑说,他曾经到过陕西,对于陕西文化有一些了解,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现在大家一说起陕西,都觉得特别土,窑洞山沟什么的,但是我觉得这是对陕西认识的一种误解,是外乡人对陕西的一种片面的看法。如今的陕西早已经不是这个样子。”郁钧剑说,红肚兜、白毛巾这种传统文化是应该要传承下去的,但是也有很多需要改变的地方。

  郁钧剑认为,陕西文化在大多数人的理解里更多的是羊肉泡馍和安塞腰鼓这样的认识上,这样太过片面。“陕西文化要走出去,还需要年轻的一代人去改变它。”郁钧剑说,黄帝陵文化和传统文化并驾齐驱,同时,让年轻一代的陕西人改变这种传统的认识,让外界去了解陕西文化的当代发展。

【编辑:】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编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