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派团体

“圣地蓝天使” 架起基层健康桥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5-08-14 09:18 【字体:

【履职品牌】(1666644)-20250814091419.jpg

7月31日,农工党延安市委会联合中共甘泉县委统战部,在甘泉县石门镇高哨村开展线上健康讲座活动。 受访单位供图

□ 记者 唐冰

7月31日,延安市甘泉县石门镇高哨村村委会办公室内,一场特殊的讲座正在进行。30余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和村民通过屏幕,认真听取市人民医院二位医生关于骨关节炎阶梯化治疗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科普讲座,就关节疼痛、呼吸疾病等问题与医生互动。

连接起村民与专业医生的,是农工党延安市委会创新打造的“圣地蓝天使在行动”社会服务数字化平台。2024年以来,农工党延安市委会以“科技赋能医疗、服务下沉基层”为宗旨,用数字化手段破解城乡医疗资源不均稀难题,为基层群众铺就一条便捷高效的健康通道。

红色基因铸魂

数字平台显担当

“圣地蓝天使在行动”的命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使命。“圣地”彰显扎根延安老区的初心,“蓝”呼应生态与健康协同发展理念,“天使”凸显医药卫生界别特色,“行动”传承农工党实干为民的优良传统。

“医药卫生领域是农工党主体界别,为更好发挥优势、服务基层,2024年4月起,我们开始筹备社会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经过多次会议研究,成立了社会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小组,由我担任组长负责项目建设全盘工作。”农工党延安市委会主委张域介绍,项目小组下设智慧问诊、远程会诊、医疗培训等6个小组,明确了相关业务方面优秀人才专人负责工作落实,“在中共延安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获得了延安互联网党建云平台的信号,凭借这个信号,能随时与全市各个有党建云的乡镇村组相连。”

平台筹备之初,农工党延安市委会就整合党内医疗、科技领域优秀人才,多次深入乡镇卫生院调研走访。针对基层群众“看病远、看专家难”的痛点,平台特别设计简化操作流程,增设语音视频交互功能,让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众也能轻松使用。目前,平台已争取市级财政资金建成微信小程序,此外计划联合全省各市和北京、无锡等地的三甲医院建立专家库,为基层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科技破壁前行

优质资源沉下去

“不用跑县城,在家门口就能找专家看病,这平台真是帮大忙了!”延川县乾坤湾镇村民王大爷通过平台接受远程会诊后,连连为这项服务点赞。4月2日,平台首场数字义诊在这里开展,5名农工党医疗专家通过党建视讯系统,为30余名群众提供了精准诊疗服务。

短短一个多月,这样的场景已在延安多地上演。自2025年3月正式揭牌以来,这个集远程会诊、智慧问诊、数字义诊、医疗培训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已成为农工党服务基层的闪亮名片。截至5月,平台已为延川县乾坤湾镇、志丹县杏河镇等偏远乡镇开展远程会诊16次、数字义诊4次,惠及群众140余人次。

在宜川县交里乡,两名专家通过腾讯会议为一名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制定诊疗方案;在洛川县,平台正试点骨科疾病筛查与远程诊疗模式,让基层骨科患者可以得到及时救治。

“通过平台,我们能与乡镇卫生院、基层卫生院进行现场互动。下一步,我们希望依托平台有更深层次的互动交流。比如,当基层卫生院正在抢救病人时,通过连线我们,会有更专业的医生在线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处置,这种在线指导会非常及时。”农工党延安市委会监委会副主任范黎鹏说,平台利用科技手段打破了传统社会服务所受到的时空限制,不仅节省了时间和费用,还提高了医疗效率。

除了直接服务群众,平台还聚焦基层医疗能力提升,通过“医疗培训”模块,城市专家会定期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开展线上教学,内容涵盖慢性病管理、常见病诊疗等实用技能。同时,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特点定制社会服务方案,实现服务内容的多元化、个性化。

数据反哺履职

健康服务有深度

“平台不仅是服务窗口,更是民情哨所。”张域表示,平台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系统收集慢性病病例、区域疾病分布等数据,构建起精准健康数据库。这些一手资料同时也成为参政议政的“活素材”,为我们提出针对性建议、推动政府破解相关难点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在参与平台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持续探索社会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目前,平台正按照“试点先行、分步推广”策略稳步推进,已覆盖延川、志丹等多个县区。农工党延安市委会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平台功能,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全市1798个行政村全覆盖,优先服务慢性病高发区域。同时,通过总结提炼可复制的经验模式,推动“圣地蓝天使”健康守护服务工作延伸到更多角落,为乡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