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派团体

以七个下决心推动西安追赶超越式发展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1-27 22:27 【字体:

农工党陕西省委员会

“十二五”期间及“十三五”开局以来,西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横向比较则面临着其他城市的严峻挑战。在华顿经济研究院(原上海经济发展研究所)公布的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西安排名第17位,比2015年下降一位。而同期,成都由2015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6位,郑州由2015年的第18位超越西安位居第15位。西安要摆脱城市竞争差距拉大的不利局面,必须进一步加快落实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为西安创造的追赶超越重大历史机遇,下决心转变人们的理念,下决心转变干部的作风,下决心统筹优势资源,下决心调整所有制结构,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下决心调整产业布局,下决心推进“产一城一人”融合。只有如此,西安的发展才有可能出现新的转机。

一、下决心转变人们的理念

理念落后是制约西安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长期深受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等落后理念的影响,西安形成了相对保守、封闭的“城墙思维”模式。对此,西安应在国家发展理念基础上,针对西安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缺失的问题,重点宣传及普及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包容理念、优胜劣汰理念、良性竞争理念、动态均衡理念及宏观调控理念,使追赶超越精神成为西安发展的最大共识。

二、下决心转变干部的作风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不断深入,西安市的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西安市的干部作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有些仍比较严重。对此,西安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干部的服务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淡化各级政府“传统行政管理者”的定位,突出“优质政务服务者”和“公平正义维护者”的定位,使西安市政府在简政放权、高效公正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确立在全国城市竞赛中的新优势。

三、下决心统筹优势资源

西安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及历史文化等资源,但这些优势资源比较分散,没能有效转化为产业及经济发展优势。如何把“拥有资源”变成“用好资源”是西安市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建议由省上牵头,紧抓设立陕西自贸区为统筹优势资源带来的历史机遇,将能够下放的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各自贸区片区,重点以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杨凌示范区等现有园区为基础,在各园区设立自贸区管理分委员会,统筹负责各自区域内自贸区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综合协调等日常工作,把分散的优势资源有效调动,实现陕西自贸区与各园区联动发展新格局。

四、下决心调整所有制结构

与全国经济发达城市及周边大城市相比,西安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偏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明显偏低。据2015年各地的统计数据,西安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066.8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郑州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407.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3%;成都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000亿元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左右。比较发现,西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无论在总量、占比还是增速方面,都已严重滞后于成都、郑州等周边大城市。对此,西安应在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及加快非公有制市场主体培育等方面出台力度大、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下决心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整所有制结构。

五、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

2015年,西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810.03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24.29亿元,占比58.9%。与周边大城市相比,西安第三产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占比上都不占优势。对此,西安应紧抓古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双重起点的机遇,加快推进“皇城复兴计划”,把西安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古都体验游”基地和世界顶级古都游品牌。同时,联合其他省市建设以“西-兰-乌旅游产业带”为依托的国际旅游联动体系,并通过文化旅游产品输出,规划、策划等智力成果输出,景区代管、代营等管理输出,直接投资、专项贷款等资本输出,联合培养、派遣专业人才等人才输出,形成“产品+智力+管理+资本+人才”五位一体的海外拓展战略。

六、下决心调整产业布局

受制于历史和现实因素,西安的产业布局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为产业布局分散、园区专业化及规模化水平较低。对此,西安应稳步推进“一心四区五带一圈”产业布局,凸显“南科北工、东旅西服”特点。一心,即城市现代服务业中心(主城区);四区,即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城北)、科教文化产业聚集区(城南)、现代旅游业聚集区(城东)及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城西);五带,即秦岭北麓产业带、渭北产业带、南北向现代物流产业带、东西向现代物流产业带、渭河沿岸产业带;一圈,即大西安郊县农业圈。具体应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整合提升工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软硬环境、优化产业布局支持政策等方面着手推进。

七、下决心推进“产一城一人”融合

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背景下,西安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已经落后,发展模式已显陈旧。对此,西安应从未来发展高度树立最新的“产—城—人”融合理念,以金融为纽带,加强优质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生态环保等设施的配套工作,下决心推进“产一城一人”融合。鉴于西安市现有规模已不能满足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要求,建议应加快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步伐,在西咸新区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西铜一体化、西渭一体化、西商一体化的步伐,并开展行政区划适度调整方案的论证与制定工作。具体讲,建议将渭南的临渭区、富平县,铜川的耀州区,商洛的柞水县、镇安县,以及西咸新区和杨凌示范区,整体划归西安市管辖,以此为基础统筹整体产业、城市与人的发展问题,彻底消除现有各行政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形成大西安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使西安在与成都、郑州等城市的竞赛中重获优势。


来源: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