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面发言

关于提升陕西省全域旅游发展质量的建议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9-01-27 15:33 【字体: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发展旅游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释放经济活力的重要抓手。因此,陕西作为旅游大省,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构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打造旅游经济强省,作为贯彻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陕西追赶超越新征程的重要举措,力争取得创新性发展。

一、制约陕西省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1.旅游供给和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一是省内区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缺乏共建共享的大局意识和“大旅游圈”的系统思维,全域旅游的核心资源和公共服务体系区域分割现象突出,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动力不足。二是旅游产品开发相对单一,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缺乏产品内涵、精品意识和区域整体品牌的打造。三是政府对旅游市场存在过度干预,导致无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旅游企业难以获得高质量发展,旅游市场的参与主体缺乏活力与创造力。

2.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产城融合发展相对滞后。一是陕西省旅游业与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依然停留在表面,发展深度和广度不够,产业增值不显著,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足。二是基础公共设施和休闲设施仍不完备,不同层级的旅游集散中心体系没有完全形成,散客化服务系统和跨区域的智慧旅游平台也没有搭建成形,没有形成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未能将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与城乡统筹建设有机结合,产城融合发展相对滞后。

3.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综合治理水平不高。旅游治理机制和旅游市场监管体制仍不健全,全域旅游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和机构依然不够完善,难以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导致全域旅游不能在有效的制度框架内高效、有序发展。

4.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智力支撑。一是全域旅游发展核心智库尚未构建,缺少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仅仅依赖部分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旅游相关部门和旅游行业内部小范围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全域旅游长远发展的需求。二是缺乏明确的高精尖人才的引进政策和有效的奖励机制,产学研合作推进不力。

二、提升陕西省全域旅游发展质量的建议

1.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缓解供需矛盾。一是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资源特色作为基底,打破区域间行政区划界限,创建多元化特色旅游休闲体系,构建跨区域产业联盟和利益共享机制,为游客提供集中、高效、完善的全时空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二是充分发挥各区域特色旅游资源,整合高品质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利用关中、陕北及陕南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以各自区域内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为驱动,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产品,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三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鼓励我省旅游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有效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为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强化产城联动统筹推进。一是要加快我省旅游业向一、二、三产发展延伸,创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此优化我省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二是要  以“厕所革命”为样板,以“廊道”、“圈层”、“增长极”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全省范围内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特别要注重公共设施空间布局上的衔接性和共享性,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城乡统筹建设(产城)有机结合,以此来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产城联动发展战略。

3.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旅游治理水平。一是要加强省、市、县、区各级政府“纵向”全域旅游统筹联动,强化全域旅游发展的领导保障、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二是要明确和细化全域旅游工作的权、责、利,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动态考核评价机制,把全域旅游工作作为年度工作重点考核的硬性指标和干部考核任命的重要指标。三是要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的旅游综合管理和治理网络平台,实现在线综合执法,搭建大数据平台,设立行业、企业、个人旅游信用保障和公信度测评体系,全方位监控、监管、诊断、整改全域旅游发展中涉及到的综合管理和治理问题,保障旅游市场有序发展。

4.打造“五维一体”的全域旅游人才核心智库,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一是全省各区域应当积极配套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奖励机制,充分发挥陕西省的高校资源优势,构建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五维一体”的全域旅游新型人才智库,为全域旅游发展做好智力支撑。二是健全行业指导机制,扎实推进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全域旅游“旅游+”和“+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全方位指导全域旅游发展,以提升全域旅游的发展质量。

【编辑:李旌】

来源:陕西政协网 编辑:李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