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县工作

老兵是活着的丰碑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9-07-31 14:33 【字体:

不忘初心,不忘英雄。为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为了弘扬中华民族老兵精神。由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主办,农工党陕西省政协支部协办为期5天的八一建军节“慰问老兵,情暖最可爱的人”活动于7月26日正式启动。

7月26日

7月26日上午10:30分,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新兴路办公室迎来了两位神采奕奕的客人,他们就是越战老兵张伍学和孙西平。

孙西平1961年生于西安,1978年12月17号参军,43军128师,383团3营7连4排火箭筒兵,79年2月17号赴越南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历时16天两次进攻,一次防御战。战斗结束了,147人全连三天内回来了42人。归国后被授于军英雄连队,个人荣获三等功。

张伍学,男1955年2月出生,1975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舟桥86团,1977年7月入党,1979年2月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带领全班战士冒险上舟做业,引出敌人火力点多个,被我军炮兵个个摧毁,为大部队扫清障碍,使我部队舟桥顺利架通,后续坦克和大炮通向战斗方位。班荣立三等功,本人荣立三等功。

省文促会会长助理,农工党陕西省政协支部主任赵双成和省文促会办公室主任赵晓明代表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向两位越战功臣老兵赠送了锦旗和慰问品。赵双成说:对你们为祖国的军队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为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

随后大家在一起进行了亲切的交流。据了解,张伍学和孙西平复员后因当时政策所限都是自谋职业,经历坎坷,为生活付出了很多艰辛,但是即便如此依然无怨无悔,俩人表示,如果今天祖国召唤上前线,我们仍旧毫不犹豫。对两位老兵的爱国情怀,听者无不感动。


7月27日


7月27日上午,省文促会会长助理,农工党陕西省政协支部主任赵双成:大长安文化艺术沙龙秘书长,省文促会理事王飞:理事李静,会员赵小萍代表一行冒着38度高温来到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唐苑小区慰问93岁的朝战英雄赵三友老人。

赵三友,1927年出生,党员,籍贯陕西省武功县人。原11师33团205连。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在多次执行战斗任务中冲锋陷阵,冲过枪林弹雨完成了任务,多次得到了部队的表彰,荣立“三等功”。

赵三友老人1956年复员转业,要求去参加西北油田开发建设工作,经部队批准分配到甘肃省玉门市油田工作,在参加油田建设工作中从基层到机关,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的磨练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脏,不怕累,下基层,跑外站,干一行,爱一行,发扬光荣的“三老四严”革命优良传统作风,做好本职工作,多年来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57年加入工会组织任管理科书记,支委党小组长,工会主席等职务1958年至1978年先后被评为年度先进生产者三次,先进工作者十三次。1971年间在玉运管理科人管理员,科长等职务。1981年任管理站支部书记,1983年任服务区党支部书记,1985年成立离退休支部任书记.历经工作30余年,用那个时代的老兵忠诚践行对党和国家热爱和建设新中国的无私付出。

在西安定居后,社区居民外来人多,为了社区安全积极参加了社区老兵巡逻队,老兵演练,义务巡逻执勤,多次得到了社区和社会新闻媒体的报道和高度评价,发挥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主人翁精神。

常年组织社区人员做健康保健操,一坚持就是十多年如一日,到九十岁高龄了在家人的劝说下才放弃了每天爬五楼带领大家做保健操的任务,心里还很不乐意!

多次被吐哈油田西安办事处表彰奖励,被评为优秀模范家庭和“和谐邻里的称号!

赵双成主委询问了老人的身体情况和生活情况,与老人亲切交谈,告诉老人要保重身体,安享晚年生活。曾经的他们为了我们浴血奋战,现在的我们有幸还能为他们做些事情,祝愿老人长命百岁,安享新时代盛世。


7月28日

7月28日下午,省文促会代表团一行冒着40度高温赶赴长安区东大镇西大村慰问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靖志朋。到达目的地后,在西大村村书纪和村长热情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靖志朋家中。

靖志朋,生于1930年,90岁,长安区东大街道西庄村人。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在某军46师高炮营。多次执行战斗任务得到了部队的表彰。

省文促会会长助理,农工党陕西省政协支部主任赵双成在现场说道:关爱老兵是一个民族的良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为建立新中国而流过血的最可爱的人。

看到老兵靖志朋的卧室房间墙上挂着最醒目的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像,可见党和国家在这位90岁老兵心中最崇高的位置。

参加今天慰问的还有:大长安文化艺术沙龙秘书长,省文促会理事王飞:理事李静,会员赵小萍。


7月30日

7月30日上午,省文促会办公室主任赵晓明,省文促会会长助理,农工党陕西省政协支部主任赵双成:省文促会理事,省军区退休干部蒋宁:省文促会理事王振成,陕西文化产业网王普贤一行慰问代表分乘2辆车一路东行前往渭南市,寻找40年前轰动全国的女兵张俊英。

当年20出头的张俊英已经在陕西省华县邮电局工作,捧上了那个年代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然而张俊英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毅然放弃工作,不爱红装爱武装,写下血书参军当了通讯兵。这一举动轰动全国,振奋了无数热血青年的保国之心。张俊英在兰州军区84803部队通信营服役,担任通信班班长;先后荣立47集团军司令部三等功二次;用自己的军功章诠释了那个时代青年对党和国家忠诚。

临近中午,代表团来到渭南铁通公司,见到张俊英本人向我们走来,是一个依旧有军人干练容姿的职业女性。眼前的女英雄让我们无法相信她已是退休之人。

在乘电梯上楼的空隙便有代表迫不急待的问张俊英当年为什么放弃国营单位写血书一心上前线当兵?

张俊英笑着回答:其实那个年代的我很简单,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一心立志报效国家。加上中国古语:国之兴亡,匹夫有责。我一小女子听到党和政府的参军号召就坐不住了,用满腔热血化成血书向部队领导表达愿望和决心,我想我那时的行为应该是当时许多青年的共同愿望吧。

据了解,张俊英复员回到单位,在管理岗位二十多年,执行力特别强,擅长于现场管理,加之是军人出身,做任何事情雷利风行。善良、孝顺、积极向上,时刻具有阳光心态。热情开朗、自信沉稳,诚恳勤劳。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强;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 张俊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最引以自豪的是张俊英从事公益性培训工作已达19年,具有25年的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公关礼仪经验。在客户关系、公共关系管理、项目洽谈,合同谈判、现场管理、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政务礼仪和商务礼仪形象培训提升有一定独到见解。培训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培训学员达上万人,培训次数达上百场。为渭南市行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省文促会代表向张俊英赠送了锦旗和慰问品。张俊英及渭南铁通公司领导对陕西省文促会和农工党陕西省政协支部组织八一建军节慰问老兵活动表示感谢。

省文促会理事,省军区退休干部蒋宁(右)放弃约好的旅游行程参加省文件促代表团与张俊英相见

省文促会理事王振成说:张俊英在部队上践行了一个热血女兵的爱国理想。复员后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令人敬佩。

省文促会办公室主任赵晓明说道:张俊英老师从青年到现在,从军人到干部,从部队到单位,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亲眼见证了一代人不忘初心的爱国情怀。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们就像一座活着的历史丰碑。

本次活动锦旗及活动慰问物品均由网络《中国东西部名家书画惠民工程活动》办公室提供。(普贤)


【编辑:李娟娟】

来源:陕西文化产业网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