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政协扎实开展“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宣讲活动
□ 记者 满淑涵 通讯员 李辉
访社区街巷、进企业工厂、走民生一线,深入界别群众面对面开展宣讲,手把手答疑解惑,心贴心倾听诉求……
今年2月以来,西安市政协组织开展全市“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宣讲活动,委员们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和感召力,开展形式丰富的宣讲活动,阐释全市“深化六个改革”的重要意义、主要工作、实践路径,汇聚各方力量、广集睿言良策,团结各界群众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全力支持市委决策。
聚焦重点“精”起来
西安市政协委员宣讲活动始于2022年,如何持续擦亮活动品牌?周密部署、系统策划、全流程细化至关重要。
西安市政协召开委员宣讲活动动员部署暨专题培训会议,明确今年要围绕全市“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深入界别群众开展宣讲,广泛凝聚共识,引领各界群众理解认同、关心支持深化改革工作,为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民心、强信心、筑同心。市政协主席会议专题审议宣讲方案,确定活动安排,明确“政策解读+互动交流+成果转化”的宣讲工作思路。市政协办公厅根据市委“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部署,积极对接市发展改革委筹备宣讲提纲、制作统一宣讲课件,以“专门委员会-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的形式开展传导培训,确保宣讲“有的放矢、内容精准”。
活动期间,每月开展260场以上宣讲,单场参与人数从十余人到上百人不等,委员们不仅要讲好统一课件的“规定动作”,还要发挥专长,立足“小而美”“小而专”“小而活”,讲好让群众解渴的“自选动作”。
“在三场宣讲活动的实践中,我真切感受到政协委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意义,今后我也将继续深入界别群众,开展一线调研,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补齐的短板、需要突破的瓶颈谋良策、建诤言、出实招。”王文礼委员说。
提质增效“活”起来
委员宣讲活动开展以来,西安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突出“专”的导向,发挥界别优势,以“统标准不统形式”为原则,突破宣讲“大锅饭”,实行分类“烹小鲜”。
经济委员会组织工商联、经济界别委员深入龙钢广场、亿禾实业等企业,解读产业创新与开放型经济相关政策;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聚焦乡村振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区新兴街道等地宣讲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机制改革举措;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在关中书院、土门工人文化宫等场所,将改革政策与文化传承相结合进行宣讲……
“不同于台上讲、台下听的传统模式,我们多角度多渠道丰富宣讲形式。”史建奎委员是西安市政协教育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他说,通过“政策解读+集团校发展研讨”形式,宣讲活动辐射带动更多学校教师代表、民主党派成员参与进来,大家一起为推动教育改革集智聚力。
“宣讲+专题讲座”“宣讲+座谈分享”“宣讲+实地观摩”……紧盯形式“活”,让“专业人讲专业的事”,“宣讲+”加出更多针对界别群众特点的新路径。
山卓委员以“守护生命之源”为主题,结合水厂运行案例宣讲绿色低碳发展;王珑委员先后在浐灞湿地公园滋水榭、弘健水上运动中心同界别群众进行深入互动交流;袁芳委员发挥新闻工作者专长,以大小屏联动的方式策划推出新闻报道,用心用情传播正能量……
此外,西安市政协通过官网、公众号、“委员履职通”等平台积极推送宣讲动态,加强典型案例宣传。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还组织港澳委员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宣讲视频,覆盖全市港澳台侨界别群众,在指尖互动中凝聚发展共识,让改革所向与群众所盼更好契合。
突出转化“实”起来
“委员宣讲活动的成效既要看政策解读是否讲细讲透,还要看委员投身改革、支持改革、推动改革的动能怎么样,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工作做得怎么样。”西安市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说,为了推动委员宣讲活动有成色、有成效,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建立“宣讲台账”,每周实时统计活动进度情况,落实“一人一表”反馈制度,并建立“宣讲-调研-建言”闭环机制,引导委员在宣讲过程中及时收集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形成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委员工作委员会定期汇总,将宣讲情况纳入委员年度履职考核。
一场场宣讲也在反向滋养委员履职能力上水平:范超委员利用市级乡村振兴顾问身份,深入灵沼街道苗驾村宣讲,就群众关心的“五个振兴”进行互动交流,对大家反映强烈的问题再调研、再核实、再思考,形成专题报告提交相关职能部门;何彦武委员在宣讲中专门设置提问环节,把界别群众的发展诉求收集起来、时时挂心,并发挥专长撰写发布科普文章,进一步拓展交流互动的深度和广度;邢小东委员做足功课奔赴市场一线开展宣讲,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疑惑一一解答群众关切……
通过宣讲引导各界群众增进理解、消除疑虑、形成合力,西安市政协还在宣讲活动中注重融入思想政治引领,更好地联系各界、团结各方,以实际行动推动改革目标落地见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据统计,今年西安市政协委员宣讲活动总计开展800余场,直接受众超过3万人次,提出的意见建议推动解决了一批企业融资、社区治理、教育供给等民生问题,委员们“在政协工作中唱主角、在本职岗位上作表率、在界别群众中当示范”的精气神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