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政协驻村工作队为民服务工作小记
□ 记者 许鹏 通讯员 李治亮
在清涧县应则沟村,一座名为“初心坊”的便民驿站,成为清涧县政协驻村工作队以党建引领践行为民初心的生动写照,党群同心共同书写乡村振兴温暖篇章。
党建引领 筑牢服务阵地
应则沟村隶属玉家河镇便民中心,存在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倒挂现象,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清涧县政协驻村工作队认识到,唯有党建引领,方能凝聚发展合力。在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10月,“初心坊”便民驿站在应则沟村幸福院内建成启用。“初心坊”以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命名,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服务细节,努力将该便民驿站打造成集为民办事、基层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在这里,党员干部积极践行服务承诺,让党旗在服务群众第一线高高飘扬。
多元服务 温暖百姓生活
“初心坊”便民驿站聚焦群众所想、所需、所盼,精心构建起六大功能服务体系,将看似微小的服务汇聚成关乎民生的大事。在文化文艺服务方面,定期组织各类学习宣传活动,邀请文艺团体开展送戏下乡等公益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政策咨询服务化身群众的“贴心参谋”,不仅帮助村民深入理解并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还协助办理低保申请、残疾认定等民生事务,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精准落地;金融服务让村民不出村就能便捷办理转账、缴费等业务,切实打通了金融惠农“最后一米”;健康服务积极对接流动医院,开展上门巡诊服务,为村民代买药品、申报慢性病,全力守护村民健康;便民服务提供打印复印、物品借用等贴心帮助,成为群众随时可停靠的“歇脚地”与“暖心站”;矛盾调解服务搭建起“有事好商量”平台,借助“话事人”及时化解各类纠纷,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产业赋能 夯实发展根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驻村工作队立足应则沟村的资源优势,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探索出“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酸枣嫁接产业模式,实现了常住农户产业全覆盖。通过“枣林入股、劳力入股、合作经营、个户发展”的“一地生四金”发展路径,既让村民能通过务工增加收入,也让村集体能实现创收,闲置的枣林变成了“摇钱树”,走出了一条红枣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子。2024年,应则沟村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2025年,个户发展酸枣产业面积近100亩,达效后产值近50万元。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民生服务提供了坚实支撑,也让“初心坊”便民服务更有底气。
服务为民 绘就幸福答卷
从幸福院的建成到道路硬化、路灯安装,再到危房改造、农网改造……驻村工作队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如今,该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得到悉心关怀,慢性病患者享受签约服务,脱贫户外出就业有了坚实保障,公益性岗位也为弱劳力群体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些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持续提升着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深刻诠释了“初心坊”践行为民初心的丰富内涵。
在应则沟村,“初心坊”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驻村工作队深厚的为民情怀;是一座桥梁,连通着党群一心的温暖力量。他们以党建为笔、以服务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初心如磐,民生为要”的动人故事,让应则沟村的未来充满希望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