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县工作

建机制强保障 让“小信息”发挥“大作用”

——千阳县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综述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5-08-14 08:58 【字体:

□ 记者 刘楠 通讯员 屈建兵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也是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千阳县政协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方向、建机制、强保障,取得了量质双优的良好效果。截至今年7月,累计整理上报社情民意信息183条,被市政协采用37条、被省政协采用6条。

建机制强保障 夯实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基础

高位推进“强内力”。县政协制定出台工作安排意见,建立推行“主席抓部署+分管副主席抓统筹+专委会主任抓落实+秘书长抓督办”全链条、系统化的工作机制,通过县政协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累计6次专门研究和安排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各专委会坚持每月开展1次网上学习交流,办公室每季度通报1次工作进展情况,做到了及时找短板、强弱项、促提升。

明确任务“提效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县政协在组织政协委员立足行业、岗位优势积极撰写的基础上,还要求各参加单位、各镇政协联络组、委员工作室每季度报送不少于1条信息,县级信息直报点每月至少报送1条信息,各专委会主任每月报送不少于2条、各副主任及政务人员每月报送3条以上信息,持续提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效率。

奖优罚劣“添动力”。县政协严格执行委员履职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细则,平时据实记录,年终量化打分,对积分靠后的单位和个人,取消评先树优资格,并按规定分层次进行提醒谈话;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突出、积分靠前的分别给予通报表扬。在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集中授予13名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破壁垒强融合 拓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渠道

在联动上做文章。为了确保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力有效,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县政协坚持不懈加强与市政协研究室的对接沟通,针对用稿需求联合讨论研究,做到方向不偏、焦点不散、资料详细、建议精准,其中“关于优化65岁以上老年人异地免费体检服务”“加快社区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有效防范风筝线伤人”等6条信息被省政协采用,实现了信息报送与党政决策的有效对接。

在队伍上下功夫。紧扣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等标准,县政协建立了信息员轮岗制度和信息员特聘制度,每季度分别动态遴选和聘请政协委员、界别群众3-5名,强化培训,多方组织,夯实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队伍。同时,建立南寨镇和草碧镇政协联络组、西新区社区和医药卫生计生界委员工作室等4个县级信息直报点,进一步壮大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基础。

在融合上求实效。县政协坚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与专题调研、对口协商、视察协商、提案督办等重点履职活动紧密结合、深度融合,组织委员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有目的地走进基层,深入一线,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反映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先后把加快镇村企业农副产品SC认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一系列协商建言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

把方向出精品 提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质效

把握大局,选题更准。县政协始终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选题基准点,各专委会充分利用协商群、读书会等平台,每月组织委员认真学习省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选题要点,坚持小切口破题、关键处发力,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笔,保证了社情民意信息选题紧跟发展脉搏、紧贴群众呼声。

把牢关口,审核更严。县政协建立社情民意信息分级审核审签工作机制,政协各参加单位、各镇政协联络组、委员工作室报送的信息,由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审核、秘书长审签;省政协直报点、特邀信息员、县直报点及各委室主任、副主任、政务人员报送的信息,由秘书长审核、分管副主席审签,特别重要的信息由主席审签,信息过审率达99%。

把准内容,质量更高。县政协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紧盯发展大事、治理难事、民生实事,关于发展壮大农业产业规模、提升家政行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污染治理工作、增强城镇化建设水平、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中老年群体外出旅游服务、联盟大桥文明安全建设等许多高质量建议推动了相关工作落实,真正让社情民意“小信息”发挥出助力改革发展“大作用”。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