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镜头管窥延川县政协强化委员履职效能实践探索
□ 记者 冯倩楠 唐冰 白小芳
组成助学小分队,让留守儿童在陪伴中收获温暖;让大桥“亮灯”、公交站添上小憩座椅,为助力群众便利出行建言;协调果业专家入乡进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这一件件民生实事,见证着延川县政协引导委员扎根基层留下的履职足迹。
十届延川县政协履职以来,积极探索推进新时代基层政协工作,分门别类建设联络站和委员工作室等45个政协工作延伸平台,通过精心打造的多元化履职阵地,让政协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活力,在实践中展现履职新作为、彰显工作新成效。
【镜头一】 税务楼里的“议事室”
“楼下办公,楼上履职”。自2023年延川县政协税务系统协商议事室在单位楼上设立以来,县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延川县税务局副局长刘妍的工作内容愈发多元。她说,“来议事室的大多是兼具政协委员与企业从业人员或代表双重身份的人士,在这里,大家除了履行政协委员职责、讨论和收集社情民意,还能为企业提供政策辅导、解决实际难题。”
该议事室共有委员14名,工作开展注重灵活高效。“我们没有固定的活动时间,但大家始终保持密切沟通,一旦有需要讨论的议题,相互通气后便会迅速聚集到议事室开展工作。”刘妍说。
走进议事室,墙上悬挂的两面锦旗格外醒目:一面是北关小学为感谢工作室解决实际问题所赠;另一面则是今年3月份,议事室发动成员并联合延安市道德模范爱心公益协会,共同为北关小学捐款后,学校所赠送的。
2024年3月,刘妍在参加县政协组织的调研时了解到,北关小学不少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在外,只能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不仅学业缺辅导,情感上更缺陪伴,学校虽开设晚自习由老师轮流值守,但由于师资紧张,也为不少有家庭的老师带来了时间和精力上的困扰。
得知这一情况后,考虑到税务局年轻人多且具备较高知识素养,议事室随即组织年轻志愿者提供帮助,延川县税务局“税暖童心”助学小分队由此成立。起初,助学小分队每周去学校两次,后来随着学生数量增加及其他爱心团体的参与,调整为每周一次。志愿者与孩子们在一次次亲近中结下深厚友谊,成了好朋友。
400多个日夜,40余次志愿活动,90余名受助学生在陪伴中收获温暖,一次次互动陪伴,不仅实打实为北关小学的孩子们送去温暖,更通过政协平台凝聚起崇德向善的社会合力。
每当群众有涉税问题,总会先打电话向刘妍求助,“解决群众的这些问题是我分内之事,我也会把相关税收政策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话语,让群众更容易理解。”作为政协委员,她曾在政协会议上多次就税收和财经领域提出意见建议,其中一些建议被采纳。
在楼上楼下的空间转换中,她和议事室成员一道,架起了连接群众与政协、税务部门的连心桥。
【镜头二】 社区里的“调解会”
走近延川县郭家塔社区公交站牌,就能听到婆姨们拉话说笑的声音。延川县政协郭家塔社区联络分站站长、郭家塔社区书记马垚把这里称为公交“爱心驿站”。
作为移民搬迁小区,郭家塔社区所住居民多为附近四个乡镇的移民,距离县城约3公里,老年群体较多。今年,在委员们的助力下,原本光秃秃的站牌竖起了遮雨棚,添上了休憩座椅。这看似不起眼的“民生小事”,正是联络分站为便利老年群体办的实事之一。
2023年5月,郭家塔社区政协委员联络分站成立。“有这个平台在,只要有需要,各界委员不遗余力,服务群众更有方向了!”马垚介绍说,联络站有“硬任务”,委员走访群众每月不少于2次,每月在政协委员联络日接访1次。在这期间,委员们对社区及周边的基础设施进行排查,对发现问题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升。
分站成立后解决的第一个民生“关键小事”,是给社区外的大桥“亮灯”。郭家塔社区外有一座桥,于2018年建成,但桥上的路灯坏了后,一直再未亮。联络分站成立后,张巧红、高维强、李恒等委员在走访过程中,收到了群众走夜路不便的信息反馈。随后,委员们将群众诉求整理成情况说明,向有关部门反映,经过有关部门实地调研后,2023年9月,社区门口的大桥上8盏路灯亮起,照亮了群众的夜行路。
“就是这些小事,让群众交口称赞。”马垚掰着手指数起委员们助力社区群众的暖心举措:安装20盏小区路灯、增设篮球板1对、乒乓球案2个、休闲座椅6排;硬化了开发沟等三处道路,安装了1000余米的安全护栏;居民之间因房屋漏水、噪声问题发生矛盾,委员上门召开“小型调解会”,当场解决问题;成立妇女儿童之家,服务留守群体;资助老年人,成立红色秧歌队;送春联、送月饼、送物资、送健康……
“100名政协委员,每人做好一件小事就能为社区群众做100件好事。”马垚说。
【镜头三】 乡村里的“联络站”
“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红枣产业是延川乾坤湾镇的特色产业。乾坤湾镇碾畔村枣农郭海燕是当地红枣产业的带头人。通过土地流转,郭海燕统一管理着伏义河村的2060亩枣园,并且种有狗头枣、圆枣等五个品种。
2023年,听说镇上成立了政协联络站,郭海燕找上门来,讲述了自己发展红枣产业的诉求。在政协联络站的协调帮助下,县里派来了专业的红枣种植技术人员,指导她做好枣园种植技术管理,鼓励她发展枣芽茶衍生产业。当年,郭海燕所在的延川县伏义专业合作社就修建枣芽茶生产车间,引导枣农采摘枣芽。现在,她已带动8户23名的村民发展红枣产业,合作社年解决农村劳动就业1000多人次,实现务工收入20多万元。
县政协委员、乾坤湾镇干部李琼说,自正式揭牌以来,联络站成为委员与村民沟通的重要桥梁,仅2025年已接访68人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64条。
镇上政协委员数量少,如何最大化发挥力量?乾坤湾镇联络站有“妙招”。
乾坤湾镇联络站站长、镇党委书记王军介绍说,通过全镇每个行政村推荐乡贤能人,建立了包括退休村干部、致富带头人、个体户等38人在内的乾坤湾镇乡贤能人库,纳入联络站平台下,与政协委员一起,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发挥作用。在这里,每周四为委员接待日,轮值的委员或乡贤能人会将群众关注的产业振兴、生态宜居等难点热点问题优先列为协商议题,邀请镇党委、政府的相关业务领导和干部参加,形成协商意见,最后由相关部门跟踪督办、及时反馈,最终实现协商闭环。
“原先接待处有块工作牌,村民进来后总有些拘谨。”李琼笑着说,大家索性撤掉了牌子,把硬座椅换成软沙发,让联络站变成了“家常议事厅”。在“家常议事厅”茶香枣甜的拉话中,群众敞开心扉说事,委员乡贤在倾听中理思路,履职触角就这样越来越深地扎根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