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县工作

推动“单点优势”向“生态优势”跃升

——西安市政协“低空经济发展对策建议”专题协商会侧记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5-11-03 08:52 【字体:

□ 满淑涵

田间,无人机监测作物、看护庄稼;家里,打开窗户即可收发快递;路上,打“飞的”避开高峰拥堵路段;景区,鸟瞰壮美山河成为新常态……低空经济快速发展,让诸多科幻画面照进现实,也成为区域经济优势重构的新变量。

作为国家航空工业重镇,西安如何向天空要生产力?10月29日,西安市政协召开“低空经济发展对策建议”专题协商会,与会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专家围绕议题交流思想、汇集众智、凝聚共识,助力西安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低空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姚海军就专题协商调研情况作了说明。据介绍,为找准问题、提实建议,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广泛动员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参与调研,并召开情况通报会,结合市内调研、省外调研、电函调研、网络议政等环节摸清底数、挖掘机遇。

低空经济涉及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因而技术创新是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市政协常委、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晓芹调研了解到,对大部分低空制造整机企业而言,在研发阶段均需开展科研试验与适航认证相关工作,但西安现有的第三方航空检验检测平台较少,大部分企业的地面试验、科研试飞等工作不得不“往外跑”。

为此,她建议,聚焦航空制造、适航认证、运营保障等环节共性服务需求,以合作共建方式投建专业化平台,打造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核心技术体系,降低企业检测成本与产品质量风险,以技术服务串联产业资源,带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目前,我们的市场主体多以中小型为主,普遍面临适航认证周期长、试飞场地不足等制约,导致研发成本高、创新迭代受阻。”市政协常委、陕西山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文在会上提供了“湖南经验”。她建议,加快制定西安市低空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为重点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提供政策保障。“可参考湖南成立低空经济实体集团的做法,整合设立市级低空飞行综合服务企业,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服务与产业投资,提升组织化推进能力。”

依据今年7月发布的《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2025)》,西安综合排名第9位,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十强的城市,但在一系列评估指标中,“资本活跃度”一项与“北上广深”分差较大。

“西安市对低空经济的财政投入总量有限且方式较为单一,未能有效发挥杠杆效应。”市政协参政议政特聘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宋丽颖指出,由于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中小科技企业普遍面临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渠道不畅的难题,长期研发后劲不足。

她建议,强化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丰富财政支持工具,探索运用股权投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风险共担能力。同时,构建“政银企”对接机制,设立融资服务绿色通道,精准破解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西安航空产业底蕴雄厚,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较早,智力资源密集,聚力发展低空经济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西安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王栓民认为,当前不仅要“扬长”,还要“补短”。“要在整机制造、细分市场、技术整合等方面积极发力,还应通过头部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形成‘西安解决方案’,切忌盲目求全求大。”

得益于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西安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技术“尖货”还得有“用武之地”。

蓝田县政协副主席周锐指出,眼下,西安低空经济场景开发与市场需求衔接尚显不足。“以蓝田为例,蓝田机场仅有服务保障、飞行体验及航空研学部分场景应用,低空旅游、航空消费等业态尚未形成规模,缺少成熟旅游产品推向市场,无人机农林植保等应用场景小范围试点,未实现规模化、产业化落地,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也处于试验阶段。”

他建议,应加快开发“空中看西安”低空观光航线,串联全市允许空中观景的景区,推出直升机游览、热气球体验等成熟旅游产品。此外,扩大无人机农林植保应用规模,建立特色农业产区示范基地,推动低空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针对产业生态“散而弱”、场景应用“浅而少”、支撑体系“缺而散”等弊病,市政协参政议政特聘专家、陕西数据空间研究院院长郭建琼建议,建强“龙头引领、链条完整”的产业生态,打造“特色鲜明、融合联动”的应用场景,完善“智慧便捷、覆盖广泛”的支撑体系,健全“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机制体系。“特别是要加强人才培育,支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航空学院开设低空交通管理、无人机系统工程等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此外,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引进航空领域高端人才。”

低空经济飞得又“稳”又“好”,还需完善的法律体系“护航”。

市政协常委、民革西安市委会副主委宋彦佳建议,参照广州、深圳等地做法,由市政府牵头,通过立法的形式,尽快出台西安市低空经济专项发展促进条例,明确政府各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飞行服务、产业发展、应用推广、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职责,建立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共促合力。

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共识在互动中深化,一条条饱含真知灼见与殷切期盼的“金点子”也为未来发展开拓新空间。

西安市工信局副局长郭亚龙表示,将联合市级相关部门,系统梳理政务场景需求,定期发布全市低空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支持相关区县、开发区在河道巡检、大气监测、农林植保、物流配送、低空文旅等领域建设一批高频、成熟标杆应用场景,再逐步向全市推广。同时,通过政策牵引,构建拳头产品谱系;鼓励重点无人机结构件企业扩产扩能,打造全国领先的结构件生产基地;支持关键部件本土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和整体韧性;推动科研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