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县工作

小小工作室 委员展担当

——合阳县政协依托委员工作室开展履职为民活动记事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5-11-20 08:58 【字体:

□ 记者 李荣 樊星 首席记者 白瑶

今年以来,合阳县政协以界别委员工作室为平台,探索“委员工作室+”协商模式,积极打造“众事‘秦’商量·‘合’您来协商”协商品牌,依托界别委员工作室组建经济、教育、农业等领域的专业协商队伍,通过走访调研、蹲点视察、面对面协商等方式,推动委员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从“要我协商”迈向“我要协商”,让小小工作室成为履职大舞台。

10月23日,记者走进多个委员工作室,实地探访合阳县政协如何以界别为纽带、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委员优势转化为民生服务实效,让服务群众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实现“小工作室”撬动“大民生”的生动实践。

聚焦健康需求书写履职答卷

“趁着下午大家都在,咱们商量下义诊活动时间”“可以趁着红薯文化节开展,这样宣传效果更好”……10月23日下午6时许,在合阳县中医医院,县政协委员、医药卫生界委员工作室负责人李晓东与工作室5名委员围坐在一起,敲定新一轮义诊活动细节。这样的场景,只是工作室履职活动的一个寻常缩影。

成立于2023年的工作室由19名委员组成,其中有6名委员来自合阳县中医医院。工作室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深耕专业领域,通过调研协商、健康义诊、民情收集等方式,不断拓宽工作室委员的履职半径。

健康义诊一直都是工作室的“固定动作”。李晓东说,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把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作为履职为民的首要任务,委员们多次前往黑池镇卫生院、天合园南广场、夕阳红老年公寓和部分中小学,为群众提供诊疗服务、普及健康知识。

中医药文化夜市惠民义诊活动作为工作室的“金字招牌”,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14场次,先后为600余人次提供诊疗服务,有400余人次体验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文化服务活动惠及2300余人次,切实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4年,工作室组织委员围绕合阳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开展调研,发现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薄弱、诊疗设备落后,部分乡镇卫生院的中医馆功能不完善、场地狭小,同时还存在中医人才短缺、服务项目单一、中西医协同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短板,工作室向县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大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从强化政府主导与财政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四个方面积极建言,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截至目前,工作室已收集社情民意50余条,开展基层治理、医疗卫生、民生改善等主题视察调研4次,聚焦看病就医等民生痛点撰写提案3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0次,为县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政协力量。

李晓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界别优势,助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带领更多医疗专家来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以“小阵地”书写履职为民“大文章”。

发挥界别优势开展特色服务

走进合阳县金峪镇雁村村民王建艳家,一处不大的窑洞窗明几净,崭新的书桌靠窗摆放,规整的管线沿着墙角延伸。这处焕然一新的居所,正是合阳县政协共青团界委员工作室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写照。

合阳县政协共青团界委员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以“紧扣青年成长诉求、回应基层群众关切”为导向,整合青年政协委员、青年志愿者、本土社会组织等力量,构建起联系群众有温度、志愿服务有力度、社会治理有深度的履职平台,让青年担当起新时代履职责任。

今年5月,工作室组织委员在金峪镇雁村开展走访活动,走进80岁老人王建艳家时,眼前的景象让委员们心头一紧:窑洞墙面斑驳掉皮,屋内光线昏暗,老化线路杂乱缠绕,地面坑洼不平……而老人上六年级的孙子小星也因家庭困难,一直没有独立的学习空间。

共青团界委员工作室负责人王菊芳回忆说:“驻室委员邓思阳当时就表态,一定要帮这家人把窑洞翻修妥当,给孩子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言既出,行必随。工作室迅速联合合阳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先后5次登门家访,为小星送去书籍、文具、益智玩具,量身定制书桌与书架。同时,邓思阳还联系施工队,对窑洞墙体、地面、线路等进行改造。

一周后,原本破旧的窑洞焕然一新。“看着王奶奶和小星脸上的笑容,我真切感受到‘人民政协为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把委员履职化作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王菊芳说。

工作室成立以来,还积极组织驻室委员开展合小青暖冬行动、伙伴计划、童伴小屋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为独居、空巢、留守、失能老人送上“健康爱心包”,为困境儿童发放壹基金温暖包,用实际行动彰显青春担当。

王菊芳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界别优势,持续做好“我为青少年办实事”活动,用好“众事‘秦’商量·‘合’您来协商”协商议事平台,打造“委员在身边”履职品牌,为合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精准建言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在合阳县有这样一个政协委员工作室:它由18名来自科学技术、工商联界别的委员组成,坚持扎根一线听民意、解难题、促发展,成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走进合阳县政协科学技术、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室,翻阅接待群众记录本、会议记录本、活动记录表,上面的履职轨迹见证着委员们一丝不苟的精神。

“平时大家都忙,但只要工作室有需求,委员们都会主动挤出时间参与,这股凝聚力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底气。”工作室负责人王社旭说。

为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室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常态化组织委员深入企业工厂、园区车间,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细致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技术研发瓶颈、市场拓展难题,将企业急难愁盼逐一记录下来,通过专题研讨、集体协商转化为务实建议,努力为县域经济发展献计出招。

合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县域经济的一扇窗口。2024年,有群众向王社旭反映:“园区硬件越来越好,卫生却跟不上,能不能帮忙呼吁呼吁?”

接到反映后,王社旭立刻组织委员实地探访,摸清了问题的根源:因环卫工人不足,导致秋冬落叶难及时清理。此外,有部分员工乱扔垃圾,给外地客商留下了不好印象。工作室迅速行动,结合调研情况向县政协提交了《关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卫生加强打扫的建议》的提案,承办单位通过增加保洁人员、优化清扫频次、设置宣传标语等措施,使园区环境焕然一新。

有工作室委员走访时发现,经开区纬一路与九龙大道十字无交通信号灯,员工上下班高峰时段事故频发。工作室及时将其列为重点议题,邀请县交警大队现场一同调研,最终推动交通安全部门加装了红绿灯,消除了安全隐患。

从推动经开区水电基础设施改造,到助力苹果产业深化发展;从解决群众身边“小事”,到聚焦县域发展“大事”……工作室始终以“贴近企业需要、贴近百姓利益”为导向,紧贴基层紧贴群众开展协商活动,用实际行动当好助力发展的“扬声器”、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王社旭表示,工作室将继续带领委员常态化下沉一线、深入调研,多渠道征集社情民意,更主动开展协商议事活动,以更精准的建言、更务实的行动为合阳发展贡献委员力量。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