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记者 刘国英)
由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厅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天津交响乐团、江苏交响乐团、陕西爱乐乐团等参与承办的“长安回响——崔炳元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将于5月11日开启全国之旅,5月底在北京收官,此次全国巡演在策划过程中即已引起广泛关注,不仅被称为陕西音乐的一次完美出征,更被视作陕西文化走向全国的又一良机。
四座城市同奏长安回响
从戈壁风沙弥漫处的电线维修工到大漠军旅队列中的提琴手;从基层连队文艺宣传骨干到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助手,音乐一直被崔炳元视为生命。作为一位扎根于古城西安的艺术家,崔炳元不仅忙于音乐创作,更让他操心的是如何带领陕西爱乐乐团一路向前。
从南京到天津,从西安到北京,四座城市将奏响长安回响──崔炳元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五场音乐会全部由著名指挥家张列担任指挥。5月11日,音乐会将首先从南京起航,由江苏交响乐团演奏;5月17日,到达天津,由天津交响乐团接棒。后三场演出则由陕西爱乐乐团演奏——5月23日,西安曲江音乐厅,崔炳元在此接受家乡父老的检阅。5月28日和29日,音乐会在北京收官,将先后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和北京音乐厅上演。
不同风格聚合陕西韵味
本次音乐会将上演崔炳元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交响乐作品,包括管弦乐序曲《九曲秧歌黄河阵》(2008)、交响诗《炎黄颂》(1991)、大型交响套曲《长安》第三乐章“丝路长安”(2011)、弦乐叙事曲《兰花花》和《在那遥远的地方》、交响组曲《大唐》等。
《九曲秧歌黄河阵》是作曲家以陕北元宵节期间、人们祭天避灾、求喜祈福的重要活动,即流行于民间的九曲秧歌(也称《秧歌转九曲》)为表现内容,运用陕北民歌的某些音调特性为素材,以丰富的交响手段,描绘出的一幅热烈淳朴、真挚向上的景象。交响组曲《轩辕黄帝》(1997),则连续九年成为每年公祭轩辕黄帝的指定作品。交响诗《炎黄颂》向世人讲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故事,有回忆更有梦想。《长安》是陕西爱乐乐团的转型之作,其中第三乐章“丝路长安”出自崔炳元之手。《兰花花》和《在那遥远的地方》,都是崔炳元根据同名作品改编的,同时又流淌出不凡的韵味。压轴登场的《大唐》已在西安大雁塔喷泉广场播放3000多次,为作曲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乐迷。
各地交响乐团盛情邀约
谈及此次全国巡演的萌发,崔炳元告诉记者:“2012年春天,积淀了我30年音乐创作精华的《崔炳元作品选集》付梓,与该作品集首发几乎同期,于西安举办了大型交响套曲《长安》的首演音乐会。当时,来自全国各地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汇聚古城,多位团长都提议在自己的城市举办崔炳元作品交响音乐会。”对此,他既惊喜又感动。
日前,听闻崔炳元音乐会即将举行,许多国内名家频频向他祝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表示:这是件好事,对于推广原创作品,提升音乐文化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就音乐会上的作品而言,崔炳元是将他的审美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因此,这类作品占据了音乐会的大部分。当然,不是说选择了这些题材就能标明作品本身的价值,而是要看作曲家如何用自己的审美感觉和娴熟的作曲技巧来实现其内心深处的追求。
在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郭珊看来,作曲家崔炳元的作品亲民、丰满,震撼、多变,为中外许多交响乐团所演奏和喜爱。而作为乐团管理者的崔炳元,勤政务实,执著开拓,为陕西爱乐乐团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与转变,使这个老牌交响乐团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在南北四地迥然相异的文化背景下,奏响秦派风格的“长安回响”,无疑更是令人充满了期待。
【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