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自学材料(第八期)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3-06-29 16:42 【字体:

image.png

 

 

 


习近平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题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最高原则,以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为根本使命,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重大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不断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着力建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持续深化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为更好地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本报北京6月29日电(记者赵成)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题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强调,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最高原则,以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为根本使命,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重大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不断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着力建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持续深化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为更好地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6月28日至29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

蔡奇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做好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蔡奇强调,新时代十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生格局性变化,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蔡奇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蔡奇强调,要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中把准组织工作定位,在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事业、全面从严治党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完善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眼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从严管理党员,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各级组织部门要努力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组织工作的领导,为组织部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作总结讲话,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北京市、浙江省、四川省、商务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李书磊、刘金国、穆虹、姜信治出席会议。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部分企业、高校,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30日第01版)




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  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共青团中央深入贯彻党中央要求,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更好把青年一代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青年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了深刻变革,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团的立身之本和政治之魂更加牢固,共青团工作的方向任务更加明确,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鲜明,团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更加积极健康向上,在广大青年群体中的形象焕然一新。过去5年,共青团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任务,组织广大团员和青年积极参与、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勇气和担当。党中央对共青团和广大青年充分信任

■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把住方向,奋发有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广大青年团结一致、全力以赴,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共青团要把牢新时代青年工作的主题,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激励广大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

■要着力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要加强对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共青团要把加强对广大团员和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源源不断为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要抓好面向广大团员和青年的主题教育,引导团员和青年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提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领悟力

■共青团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

■要顺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刀刃向内,纵深推进团的改革,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要坚持夯实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提升青年群众工作能力。广大团干部要倍加珍惜为党做青年工作的宝贵机会,不断提升政治能力、理论素养、群众工作本领,心无旁骛干好本职工作,用实打实的业绩赢得党的信任、赢得社会尊重、赢得青年口碑

■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建立和完善在党的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青年发展事业的工作格局,支持共青团创造性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倾注热忱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共青团中央深入贯彻党中央要求,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更好把青年一代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参加集体谈话。

习近平首先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青年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了深刻变革,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团的立身之本和政治之魂更加牢固,共青团工作的方向任务更加明确,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鲜明,团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更加积极健康向上,在广大青年群体中的形象焕然一新。过去5年,共青团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任务,组织广大团员和青年积极参与、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勇气和担当。党中央对共青团和广大青年充分信任。

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对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寄予厚望。希望你们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共青团事业和青年工作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习近平强调,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把住方向,奋发有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广大青年团结一致、全力以赴,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共青团要把牢新时代青年工作的主题,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激励广大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要加强对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共青团要把加强对广大团员和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源源不断为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要抓好面向广大团员和青年的主题教育,引导团员和青年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提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领悟力。

习近平强调,共青团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

习近平指出,要顺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刀刃向内,纵深推进团的改革,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要坚持夯实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提升青年群众工作能力。广大团干部要倍加珍惜为党做青年工作的宝贵机会,不断提升政治能力、理论素养、群众工作本领,心无旁骛干好本职工作,用实打实的业绩赢得党的信任、赢得社会尊重、赢得青年口碑。

习近平最后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建立和完善在党的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青年发展事业的工作格局,支持共青团创造性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倾注热忱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会上,共青团十九届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汇报了共青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九届一中全会的召开情况,以及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的有关考虑,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王艺、胡百精、胡盛、夏帕克提·吾守尔、余静分别作了发言。

石泰峰、李干杰、李书磊、陈文清、刘金国、王小洪参加谈话。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27日第01版)

 

 

 

 

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

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1992年,我邀请加德纳夫人访问鼓岭,帮助她完成了丈夫梦回故土的心愿。30多年过去了,“鼓岭之友”和两国各界友好人士深入挖掘鼓岭历史,积极传播鼓岭文化,为加深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交流而不懈努力。

习近平表示,很高兴收到“鼓岭之友”成员们的来信,从信中了解到大家与鼓岭更多动人的故事。拍摄了众多鼓岭照片、103岁高龄的林恩先生,留下“我热爱中国人民”遗言的福益华医生,把部分骨灰撒在闽江的穆蔼仁先生……“鼓岭之友”的经历再次证明,中美两国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语言的差异,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习近平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根基在于两国人民。希望大家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鼓岭故事是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一段佳话。1901年,在襁褓之中的美国人密尔顿·加德纳随父母来到中国福州生活,1911年全家迁回美国。加德纳先生一直想要再回中国故园看一看,但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在中国留美学生帮助下,加德纳夫人终于了解到丈夫魂牵梦萦的故园就是福州的鼓岭。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了解到这段感人的鼓岭情缘,邀请加德纳夫人访问中国。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在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午宴上讲述鼓岭故事,引发两国各界强烈反响。

“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2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主题为“传承友谊薪火共创美好未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鼓岭之友”部分成员等中美各界人士参加。

(《人民日报》2023年6月29日第1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

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

 

全国政协副主席  姜信治

 

党的二十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擘画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重要要求。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工作,最根本的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履职能力,强化使命担当,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加强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2019年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定向布局,作出重要部署。新时代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政协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把握人民政协工作的形势任务和时代方位,深刻阐明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人民政协、怎样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等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政协制度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次主题教育对于政协组织中的党员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武装头脑、凝心聚魂,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结合工作实际和职责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学习要求,全国政协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每位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政治“必修课”。

(一)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指出“人民政协事业要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调“各级党委要把人民政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为政协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参加政协重要活动”;强调“政协党组要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人民政协得到贯彻落实”,“要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推进政协机关建设”,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人民政协如何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等重大问题,为人民政协坚定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原则、履行政治责任提供了行动指南。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增写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重大政治原则,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提供根本政治保证。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工作全过程、落实到履职各方面,确保中共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人民政协就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强调“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要求“人民政协要坚持性质定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些重要论述,科学把握人民政协的内在属性和地位作用,充分展现人民政协制度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进一步明确了绝不照搬两院制、多党制等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坚定立场。新修订的政协章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作为政协委员,我们要深化对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理解把握,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认真做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各项工作,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扎实担负委员职责。

(三)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指出“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强调“要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形成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这些重要论述,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战略高度,对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人民政协理论的创新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全国政协每年研究制定年度协商计划,经报中共中央批准后组织实施。今年的协商议政活动着重强化互动交流,促进意见充分表达,深化对问题的研究,以高质量协商更好服务科学民主决策、促进决策贯彻实施。

(四)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完善政党协商制度绝不是搞花架子,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指出“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作出机制性安排。”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制度与西方多党制、两党制的本质区别。实际工作中,全国政协每年会同各民主党派中央联合开展调研、举办协商议政活动,对各民主党派在政协提出提案、提交大会发言等作出制度性安排,不断拓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政协委员反映情况、建言咨政的渠道。这些都充分证明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

(五)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要求人民政协“始终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强调人民政协“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使命任务,为发挥人民政协制度优势,广泛增进团结、更好凝聚共识、充分汇聚力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促进大团结大联合是人民政协的责任使命。每位政协委员都是促进团结的纽带,要在勤勉履职中增进团结、在合作共事中巩固团结、在共同奋斗中深化团结,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贡献力量。

(六)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要紧紧围绕大局,深入协商集中议政,强化监督助推落实”。这些重要论述,为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找准方位、发挥优势指明了方向。十四届全国政协开局即把人民政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思考谋划,聚焦“国之大者”、民之关切,精心组织“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重点协商议政活动。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要按照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原则,找准履职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为实现中共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贡献力量。

(七)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指出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强调“人民政协要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要鼓励和支持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这些重要论述,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在政协工作领域的集中反映,进一步确立了人民政协履职尽责的鲜明价值导向。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原则。政协委员要接续发力,协商为民、监督利民、真心爱民,让人民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

(八)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指出政协委员“代表各界群众参与国是、履行职责,这是荣誉,更是责任”;强调“要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这些重要论述,立足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政协自身建设的内容、标准和要求。长期以来,全国政协尊重和支持委员依照政协章程履行职责,研究制定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建立健全委员履职评价及激励机制,为委员行使权利、履行职责、担当责任提供有力保障。政协委员要强化责任担当,尽快进入角色定位、熟悉协商规则、掌握议政方法,全面增强履职本领。

二、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重要要求的丰富内涵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提出政协委员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和能力素质提出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政协委员的协商能力指明了方向。

(一)深刻认识“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十八字重要指示,明确了新时代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的根本标准,回答了政协委员如何胜其任的基本问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深刻指出了政协委员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协商本领的方向、目标、要求。“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对提高政协委员素质提出了重要要求。这十八个字的重要要求相互联系、前后贯通、不可分割,我们要一体学习领悟、一体贯彻落实。

(二)认真领会“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丰富内涵。

第一,把准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这是“懂政协”的首要问题。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是政协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和基准点,是事关政协事业发展的重大原则性问题。从人民政协历史来看,政协性质定位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当年12月,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中共中央进一步明确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职能,推动人民政协性质和作用载入宪法。1982年修改政协章程时,又有同志提出问题,认为政协要有点权力。邓小平同志批示,不能把政协搞成一个权力机构,并要求发挥好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不是决策机构,而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要认识到,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在政协协商”而不是“与政协协商”;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履职工作之中。

第二,掌握协商的原则和方法,增强协商议政能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是实现强国建设、复兴伟业的必由之路。政协委员要把握协商原则,坚持真诚相待、互相尊重,平等议事、以理服人,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把协商的过程作为增进了解、加深理解、消除误解的过程。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列出了12个方面的重点调研内容。我们要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既把协商贯穿于调研之前、调研之中、调研之后,又突出问题导向、深化研究的精准度,力求由表及里、触及本质,提高建言的前瞻性、可行性。

第三,落实凝聚共识的要求,增强团结联谊本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越是目标远大,越是任务艰巨,越是形势复杂,越是要最大限度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政协委员要始终发扬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优良传统,贯彻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工作原则,以民主的作风团结人。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不断夯实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加强同各界群众的联谊交往,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沟通思想、交换看法,虚心听取意见建议甚至批评,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社情民意,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

(三)理解把握“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丰富内涵。

第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根和魂,是政协委员务必严守的重要政治纪律。关键在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中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政治纪律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由具体的人和事构成的,是政协委员的履职底线。我们要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性真理性的理解把握,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政协委员中的中共党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第二,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政协委员要认真学习掌握宪法和法律规章,在宪法法律规定范围内尽职尽责,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行为准则。2023年新修订的政协章程,充分体现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反映自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以来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章程第三章专门提出政协委员行为规范,规定政协委员“应当正确处理个人职业活动与履行职责的关系,不得利用委员身份牟取个人、小团体和特定关系人的利益”;针对违纪违法的委员,明确要求“应当依照法律和各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委员们要认真检视、遵照执行。

第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十八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层面形成了“三个倡导”,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中共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就“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政协委员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广受社会关注。只有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中,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修养,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锤炼道德品行,严格廉洁自律,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党、对政协事业、对人民的忠诚。

三、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强化委员责任担当

(一)在加强创新理论武装上下功夫。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等理论书籍,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主要内容,整体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化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解认识。要紧密联系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与成就,更加生动立体地学习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历史根脉、文化内涵、实践指向和工作要求,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用以引导履职重点和方向。

(二)在把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下功夫。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要深刻领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要求,全面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六个必须坚持”。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专门提出“五个善于运用”的重要要求。我们要在学习中把自己摆进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创新理论为武器改造主观世界,切实学出能力本领、学出使命担当。

(三)在推动履职实践上下功夫。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果运用到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贯彻落实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实践中去,在提高协商质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上见成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每位政协委员都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努力做担当者、践行者,把更多力量汇聚到共襄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中共党员委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民主党派界别党员、无党派人士界委员要加强对本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引导。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委员要深入各族群众之中,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港澳委员要联系各界民众,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共同维护和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各界别委员都要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沟通联络,推动更好发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政协委员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希望委员们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的重要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共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

(《人民政协报》2023年6月27日第1版)




人民政协经常性工作及履职实践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王东峰

 

人民政协经常性工作是指在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闭会期间,按照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组织政协委员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主要有提案、学习、团结联谊、协商议政、委员视察、调查研究、对外交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文史资料、新闻宣传、大会发言等。我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政协经常性工作和履职实践,不断提高政协履职质量和工作水平,讲一些情况和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政协经常性工作及履职实践的正确方向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2019年首次召开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政协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新时代十年来,中共中央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制度化成果。这一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阐明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工作原则、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里,我重点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政协各项履职工作指示要求等方面谈些体会,同大家交流和共勉。

(一)必须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做好政协经常性工作和履职实践必须坚守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切实落实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政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落实党对人民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各项制度,把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政协工作全过程、落实到政协履职各方面,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推动政协工作。这是做好政协经常性工作和履职实践的根本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认真学习领会“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主要内容,深刻学习领会“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做好政协经常性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并结合自身职能和履职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领域工作的重要论述等,更好提高履职质量、推进经常性工作创新发展。

(三)必须坚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做好政协经常性工作和履职实践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做好政协经常性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自觉把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精准定位、科学谋划,无论是会议议题选择、调查研究,还是协商议政、成果报送,无论是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还是新闻宣传、大会发言、委员建言,都要紧扣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决策部署,围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来展开,真实反映情况,务实提出建议,努力做到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哪里,政协履职和经常性工作就跟进服务到哪里。

(四)必须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这是做好政协经常性工作和履职实践的动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在继承中发展就是要坚持政协性质定位,把历届政协长期以来在经常性工作和履职实践中形成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好作风、好制度、好成果传承好、坚持好,巩固和发展好;在发展中创新就是要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与时俱进,把政协经常性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好、发展好,更好服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二、深刻理解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和主要职能,准确把握政协经常性工作及履职实践的特点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是做好政协经常性工作的前提所在。新修订的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内涵既是丰富多维的、又是内在统一的,要把握好几个方面。

(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立足政治看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从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的辩证关系中,从人民政协在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和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使命任务中,不断深化对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

(二)要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大局讲政协。自觉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格局中,从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优劣对比中,从“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比较中,切实找准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坐标定位和制度优势,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人民政协开展经常性工作及履职实践,要深刻认识其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平台特征,把握好政协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的履职要求,更好把坚持政协性质定位和发挥优势作用有机统一起来。

(三)要聚焦职能定位,科学精准履职。政协职能与经常性工作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经常性工作开展得越好,履行职能就越有成效,经常性工作寓于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全过程。新修订的政协章程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是指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人民政协的协商形式主要有全体会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远程协商会、专家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联动协商等。这些协商活动和经常性工作密切相关,会前要开展专题调研、遴选大会发言、汇编与会议议题有关的政策文件和提案等参阅材料,会后要通过社情民意和政协信息等向党中央和中央领导报送协商成果、做好新闻宣传报道等。民主监督作为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协商式监督,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重点对中共中央重大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政协的协商式监督不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刚性,讲理不讲势、对事不对人,既可以依托重点提案督办、委员视察等经常性工作开展,也可以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症结、推动工作落实。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参政议政内容和形式丰富而灵活,与经常性工作联系非常紧密。比如,调查研究、大会发言、重点问题情况通报、提案、委员建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是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经常性工作及履职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各项经常性工作在内容、形式、平台载体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丰富拓展,不断开创履职新局面。

(一)依章办理提案,注重质量效果。提案工作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覆盖面广。70多年来,全国政协累计收到提案16.5万余件,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扭住质量这个“牛鼻子”,提案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前,办公厅向各位委员发布了提案参考选题,委员们认真调研、积极撰写提案,大会期间共收到提案5399件,经审查立案4689件,提案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并首次实现了100%网上提交。

(二)强化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人民政协的学习工作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自倡导和关怀下开展起来的。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贯穿学习工作始终,建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委员读书活动等,形成了学理论、抓落实、促工作的良好局面。十四届全国政协高度重视读书学习工作,聚焦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政协党组和机关党组分别组织班子成员读书班、中心组集体学习、党组成员讲党课、全国各级政协培训班、全国政协机关干部培训班等,学思想、强党性,知行合一抓落实。我们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更好把读书学习所得变成增强本领、改进工作的实际成效。

(三)发挥统战组织作用,加强团结联谊。团结联谊工作是政协发挥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作用的重要工作。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不断创新各类团结联谊的平台载体,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组织少数民族界宗教界主题协商会,举办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在有关重大事件、重大斗争中组织动员港澳委员积极发声,连续举办“两岸基层治理论坛”,邀请海外侨胞代表列席政协全体会议等。十四届全国政协以来,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和有关专委会还走访调研了解各全国性宗教团体工作情况,围绕促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两岸交流合作和融合发展等开展调研座谈等。

(四)精心组织委员视察考察,积极建言献策。政协视察工作是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60多年来,视察考察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富有政协特色、受到委员欢迎、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履职活动。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把引导委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作为委员视察工作的重要目标,引导委员深刻感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加深对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理解。今年全国政协部署了21项视察考察活动,主题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正在形成一系列成果,为协商议政建言献策。

(五)深入调查研究,强化成果转化运用。调查研究是政协各项协商议政活动的重要支撑和基本前提。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围绕重要协商议政会议开展调研,坚持“不调研、不议政”,形成了一大批内容翔实、观点鲜明的高质量调研成果,有效服务政协高水平履职、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认真落实中办《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全国政协党组成员每人牵头组成一个调研组深入开展调研。今年全国政协计划开展78项各类调研活动,目前已开展33项,有的形成了调研成果。

(六)加强对外交往交流,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大局。人民政协对外交往工作传统深厚,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把“协商国际问题”作为政协五大任务之首。此后,人民政协按照国家外交工作总体部署,积极加强同各国朋友的友好往来。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按照国家外交工作总体部署,深入开展与各国相关机构领导人的友好互访,邀请接待外国相关机构派团访华,精心组织外国驻华机构“进政协”等特色品牌活动,积极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贡献。十四届全国政协以来,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和办公厅、各专门委员会、所属社团等积极开展对外交往,精心组织“走出去”“请进来”各项工作,派代表出席第十届亚太可持续发展论坛有关视频会、亚洲宗教和平会议有关会议等,还将继续用好既有平台渠道,积极搭建新的国际交流平台。

(七)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主动履职为民。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始于八届全国政协时期。30年来,各级政协委员经常性报送大量社情民意信息,为中共中央和有关部门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民主决策、增进共识提供重要参考。中共十八大以来,政协信息工作坚持服务决策、突出统战特色,进一步优化刊型、明确定位,更好发挥作用。十四届全国政协高度重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办公厅坚持拓宽信息来源、注重时效、健全机制,对全国政协委员反映的动向性动态性情况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关于当前工作较系统的意见建议和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等,通过多种形式及时报送。

(八)坚持以史为鉴,发挥文史资料独特优势。文史资料工作是1959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周恩来同志倡导开展起来的。中共十八大以来,文史资料工作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政协委员撰写“三亲”史料,圆满完成改革开放40周年纪事音像史料的录制工作,出版《辛亥革命卷》《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纪事》等专题图书。十四届全国政协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政协文史资料选题协作规划及征编工作方案,需要多方面积极参与到文史资料的撰写、录制工作中来,努力留下一批宝贵资料。

(九)认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有效聚集正能量。长期以来,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突出政协特色,积极讲好协商民主故事、委员履职故事,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渠道形式更为丰富,为展现人民政协新气象新面貌发挥了积极作用。十四届全国政协以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制定了全国政协新闻发布办法、机关公众开放日办法等,在人民政协报开设专栏,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政协奋进新征程,主要登载地方政协的典型做法和经验。

(十)扎实做好大会发言,广泛传递信心和力量。政协大会发言是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在全体会议和常委会会议期间履行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全国政协切实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凝聚共识,增进团结,传播正能量。比如,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大会发言聚焦“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26位委员围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产业引导和创新能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文化润疆工作等作大会发言,取得良好效果。

四、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政协履职实践,切实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我们要自觉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到各项履职工作之中,进一步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各项履职工作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十四届全国政协以来,政协党组切实发挥在政协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的督查机制,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鲜明政治属性,深刻理解政协委员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深化重大问题研究,增强建言献策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政协履职方式方法,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基本功,也是参政议政的基本功”。人民政协如何以高质量协商、高水平建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使命赋予人民政协的重大课题。十四届全国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着眼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人民政协事业长远发展,将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等开展研究,为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为助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提供重要参考。

(三)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为实现中共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言献策、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政协履职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来谋划和开展,做到同党和国家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工作一致。全国政协今年开展的重要协商议政活动、专家协商会、视察考察调研活动以及各专门委员会的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工作,都是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的具体体现。希望大家切实提高协商能力,熟悉协商规则程序,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不断提高协商工作效率和水平。要用好提案、大会发言、调研报告、政协信息等渠道报送调研和协商成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科学民主决策。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各项履职活动,努力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

(四)建立健全政协工作制度,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长期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扎实推进制度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政协章程为基础,以协商制度为主干,覆盖政协党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等各方面的制度体系。十四届全国政协在过去的基础上,制定修订了专家协商会工作规则、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等,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认真执行,现存制度有不适应的按程序及时修订完善,没有制度的抓紧建章立制。

(五)坚持严格要求管理,努力建设模范机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要“在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全国政协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部署要求,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建设政治机关;切实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认真学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机关干部办文办会办事能力,提高机关政务性、事务性服务水平,建设服务机关;严明党的纪律规矩,锲而不舍纠治“四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建设廉洁机关;按要求扎实开展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大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切实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干部队伍,努力做到“三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六性”(计划性、超前性、系统性、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两提高”(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更好发挥服务保障作用,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共同团结奋斗,努力作出新贡献。

(《人民政协报》2023年6月26日第1版)





《习近平著作选读》导读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编辑出版了。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发出关于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的通知,强调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悟,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习近平著作选读》每一篇著作都非常重要,需要一篇一篇读,逐段逐句悟。尤其是全书开卷篇中共二十大报告更要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学深悟透,这对于全书学习将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选取几个比较大的角度切入带动全书的学习。

一、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要抓住一个主题,这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著作选读》的主题。通过研读可以发现,全书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内容,是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鲜明主题贯穿起来的。也可以说,这部著作各方面内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不同领域的展开。

(一)深刻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是第一卷收入的《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集中论述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强调关于党的领导,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

从选读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对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是旗帜鲜明、一以贯之的,一再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中共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外地调研,就公开亮明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的原则立场,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顶层设计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在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宝贵经验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坚持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穿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也贯穿《习近平著作选读》全书,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

(二)深刻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集中论述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内外形势变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的重大发展。

一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概括了关于新时代“五个是”的科学内涵,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特征。这意味着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为我们党正确作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科学制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针政策,提供了坚实依据。

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许多突破性的新发展。比如,在政治保证方面,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在关系。在总目标、总任务、战略步骤方面,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方面,把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总体安排和总抓手。还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等。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许多标志性的新成就。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共二十大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全面系统总结。从三件大事和十六个方面重大成就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十年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保证,也是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要聚焦的核心内容和落脚点。

二、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要抓住一个核心,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习近平著作选读》的核心内容,在全书中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

(一)深刻理解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内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居于统领位置的核心内容。比如,“十个明确”第一个明确,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个重大论断,深刻揭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科学回答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及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问题。第一个明确在“十个明确”中居于统领地位,是统领其他九个明确的。

“十四个坚持”第一个坚持,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第一个坚持在“十四个坚持”中居于统领地位,是统领其他十三个坚持的。

“十三个方面成就”第一个方面,体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全面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成就,强调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一个方面在“十三个方面成就”中居于统领地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是新时代取得的最重大成就,也是新时代取得各方面重大成就的最根本原因。

(二)深刻理解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习近平著作选读》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但所有方面内容都九九归一,根本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每个领域工作都是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抓起,又最终落脚到强化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容,统领并贯穿于全书各个方面。书中不仅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样的专门著作,也有中共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出的全面部署,以及在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中都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许多重要论述,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三)深刻理解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第一卷收入的《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地指出,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当政治上的明白人。

在第二卷收入的《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开门见山地指出: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

习近平总书记还创造性地提出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是有很深的考虑的。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

(四)深刻理解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从选读许多著作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如何把全面从严治党紧紧抓在手上,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加大管党治党力度的。比如,明确提出《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各级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作风》《守纪律,讲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党必须勇于自我革命》《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尤其是中共十九大、二十大报告论述全面从严治党的专门部分,等等。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三、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要抓住两个大局,这就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经常讲,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从选读可以看到,胸怀两个大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深刻理解把握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这是胸怀两个大局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中,第二个明确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引领作用、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命题,是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着实现这个总任务而精进展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今天,我们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一再强调,只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全面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从选读可以看到,抓发展、抓经济建设在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执政党,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等重要职务,并建立起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经常审议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等重要体制机制,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

这部著作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光辉历程。党的十八大结束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重大命题,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目标引领,并相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比如,明确提出《经济工作要适应新常态》,科学回答了我国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的问题。明确提出《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明确提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明确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与此同时,针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经济工作中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方面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重要的位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另一方面突出创新的引领作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明确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等。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对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高度自觉,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这部著作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织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复杂变化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在全面回答中国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的重大问题中,为中国经济巨轮掌舵领航,在惊涛骇浪中穿越一个个急流险滩,劈波斩浪,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集中体现了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强大威力。

(二)深刻理解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一个重大论断,为我们如何全面辩证看待这个大变局,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概括地说,要看到百年变局带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风险。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百年变局所蕴含的新的机遇,要看到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和历史潮流等世界发展大势。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全面辩证看待和把握这个百年变局,为统筹两个大局,增强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奠定坚实基础。

(三)深刻理解把握胸怀两个大局,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交融交汇带来的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和国内艰巨繁重改革发展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运筹帷幄,保持战略定力,是胸怀两个大局、正确把握历史前进和世界发展大势、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勇毅前行的光辉典范。

比如,在科学应对百年变局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我们如何胸怀两个大局,辩证看待百年变局带来的变化,做好自己的事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关于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会议上首先提出来的。同年5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集中论述了面向未来,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问题,并解释了其主要考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这就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对过去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做法进行相应的调整。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集中论述了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它可以使我国经济在新发展阶段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总之,《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反映的新时代十年的辉煌历史,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同走过来的。书中深刻分析和论述的许多内容,是我们一同遇到过、一同思索过、一同实践过的,同我们的距离最近,读起来倍感亲切和振奋,能够引起许多共情和共鸣,解开我们曾经的许多疑惑,给我们许多重要启迪,更给我们继续前进的信心、力量和科学指引。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出政治忠诚,学出使命担当,学出实干精神,学出深厚情怀,学出斗争本领,学出清醒坚定,更加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引我们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

(《人民政协报》2023年6月29日第2版,作者,陈理,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原主任。)





照金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照金精神是20世纪30年代初,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以陕西省铜川市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及后来的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把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气节结合起来,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考察,参观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和薛家寨革命旧址,指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46个伟大精神,照金精神被纳入其中。照金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辉煌篇章,是历史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照金精神,让照金精神焕发出新光芒。

一、照金精神的形成背景

照金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理论基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可靠保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内在依据,一大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共产党人的英勇奋斗是实践基础。照金精神的形成,与中国共产党在陕甘一带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革命斗争实践相联系,贯穿于整个陕甘革命实践和伟大业绩之中。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和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两个根本问题:敢不敢革命?如何坚持革命?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1927年9月26日至28日,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秘密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史称“九二六会议”),传达八七会议决议和中共中央对陕西工作的指示,制定了陕西开展武装斗争和进行土地革命的方针。从此,陕西和陕西边界地区燃起了土地革命战争的熊熊烈火,武装起义此起彼伏,红色政权在三秦大地崛起。陕甘边的革命武装就是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由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创建的,经历了南梁游击队、西北反帝同盟军、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红二十六军等发展阶段。1932年12月红二十六军成立后,按照中共陕西省委指示,确定以照金为中心建立根据地。

为什么选择在照金建立革命根据地?一是这里地理位置理想,二是这里群众基础较好。照金位于陕西耀县(今铜川市耀州区)西北部,桥山山脉的南端,北倚子午岭,南俯渭北平原,东临咸榆大道,西通陕甘边腹地,在此建立根据地可以影响到陕甘两省。这里进可攻,退可守,机动灵活性大。境内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是屯兵练武的理想场所,具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上当时照金连年灾荒,土地贫瘠,匪患兵祸交相为害,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革命要求,革命之火极易点燃。

为了适应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巩固和发展的需要,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构于1933年三四月份相继建立。经过广泛发动群众和开展土地革命,照金苏区迅速得到发展。到1933年秋,已横跨耀县、旬邑、淳化等县边界,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陕甘边特委、陕甘边革命委员会、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的领导机关,都设在距照金镇约5公里的薛家寨。10月中旬,国民党军队对照金苏区进行大规模的“围剿”,10月16日,照金苏区陷落。此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进入以甘肃南梁为中心的发展阶段。1934年夏,红军和游击队主力返回照金。9月,中共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照金苏区的革命形势又重新高涨起来,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

1935年2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陕北特委在赤源县周家硷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陕甘边、陕北两块根据地的党政军组织。从5月上旬至6月底,西北红军和游击队在人民群众支援下连续作战,使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又称西北革命根据地)。

照金苏区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其一,照金苏区是西北地区党和红军第一次在山区建立根据地的尝试,是红二十六军的立脚点和出发点。它发展和保存了红军主力,使西北革命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

其二,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在创建照金苏区的斗争中,积累了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坚强的革命骨干,为以后进一步开展陕甘边区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三,在照金苏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此后,陕甘革命根据地逐渐扩大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党中央以此为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其四,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照金苏区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照金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是我们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财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全国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但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些根据地大都丢失了。而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什么能够硕果仅存,进而成为落脚点、出发点?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有一个坚强正确的领导集体,使革命有了定盘星。这个领导集体的坚强正确,突出表现在政治上的坚定性,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克服“左”和“右”的干扰,经受得住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在危险的时刻力挽狂澜,转危为安。

二是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西北地区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使根据地有了“活的马克思主义”。

三是为理想信念而不怕牺牲、顽强斗争。根据地的创建和壮大,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但革命先辈从不灰心,以垮了再来、再垮再来的勇气坚持斗争,走出了一条具有陕甘特色的红军和根据地创建之路。

四是有务实的军事斗争策略,探索形成了“梢林主义”的根据地创建模式、“三色建军”的军队建设思想、“狡兔三窟”式的游击战术。

五是创造性实行统一战线,为根据地生存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正因为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在各种军事力量混杂的艰险环境下,有效地保存了自己,打击了最主要的敌人。陕甘边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统一战线联系在一起的。

六是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扎根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干革命,为开创革命新局面提供了坚强保证,使革命根据地的壮大有了源头活水。

二、照金精神的科学内涵

照金精神的科学内涵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

(一)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照金精神的灵魂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也是照金精神的核心内容。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对中国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念。面对屡屡遭受的失败与挫折,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从加入中国共产党之日起,就把一切都献给了党,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对自己的选择没有怀疑过,对自己的信念没有动摇过。刘志丹认为,共产党人“就是要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谢子长在入党宣誓时激动地说:“我把一切都交给党了,我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习仲勋13岁加入共青团,决心“要跟着共产党干到底”。他15岁在国民党的监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6岁深入敌营从事兵运工作,19岁领导两当兵变,20岁和刘志丹、谢子长等一起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21岁当选陕甘边根据地苏维埃政府主席。

他们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比忠诚,坚持以毛泽东红色政权建设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陕甘边革命斗争实际,深入开展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创建和发展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陕甘边革命斗争连续遭受严重挫折且失去与上级组织联系,根据地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习仲勋、秦武山等陕甘边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于1933年8月14日召开陈家坡会议,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使陷入低潮的陕甘边革命形势出现了新的重大转机。

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比忠诚,引领着陕甘地区的革命志士创建、巩固和发展了照金苏区及陕甘革命根据地,唤醒了陕甘人民在共产党带领下开展土地革命的觉悟和热情,为党中央和红军落脚陕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照金精神的精髓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就是一部为理想信念而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光荣史。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刘志丹、谢子长、李妙斋、王泰吉等陕甘革命根据地领导人和无数革命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33年10月,在国民党军队进攻照金薛家寨红军大本营的危难时刻,数名女红军游击队员与敌军殊死搏斗,在弹尽路绝的情况下,宁死不屈,纵身跳崖,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照金苏区失陷后,陕甘边革命委员会领导人周冬至、王万亮、王满堂等惨死在敌人屠刀下。照金现有在册革命烈士681人,无数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先烈们为革命洒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正因为革命先辈们坚守理想、不怕牺牲、浴血奋战、顽强斗争的使命担当,才创建了照金苏区和陕甘革命根据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辈们为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所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正是照金精神的精髓所在。

(三)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照金精神的特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扎根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干革命的光辉写照。

在照金苏区创建过程中,习仲勋和陕甘边特委、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人一村一村做调查研究,一家一户做群众工作,相继组织起农会、贫农团和地方游击队,为根据地创建发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根据地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中,根据地党和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发动群众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从而解决了群众一直期盼的“土地是命根子”的基础性问题。还宣布废除反动政府的一切苛捐杂税,同时积极推行发展生产的经济政策,实行了禁烟、禁赌、放足等新政策,树立起社会新风尚。根据地曾颁布这样一项法令:凡一切党政军干部,如有贪污十元钱以上者枪毙。保证了对人民利益秋毫无犯和为政清廉。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1933年春夏之际,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在薛家寨山下的亭子沟建立了贸易集市,红军游击队和机关后勤部门在集市上坚持“公买公卖”“让群众先买”的原则,并保护白区来的中小商贾。

陕甘边根据地党和政府坚持一切政策从保护和发展人民利益出发,深受根据地人民拥护。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老刘”“老谢”“仲勋”。革命根据地军民鱼水情谊深,军民团结如磐石,即使革命事业出现了困难与危险,也总能在群众支持下渡过难关。

三、照金精神的时代价值

照金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鼓舞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新征程上,我们要从党的光荣辉煌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弘扬照金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一)弘扬照金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回顾照金苏区的历史,陕甘边的共产党人正是凭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用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才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要从照金精神等党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补足精神之钙,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二)弘扬照金精神,就是要不断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意志和本领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信仰坚定、不畏牺牲、顽强斗争,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与重要贡献。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敢于斗争”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为全党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广大共产党员必须坚定责任担当,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历史自觉,不断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意志和本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三)弘扬照金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归根到底是不能忘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回顾照金苏区的历史,正是因为扎根群众、不负人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才形成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筑起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从而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精神的财富穿越时空,伟大的事业薪火相传。包括照金精神在内的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新征程上我们要把照金精神传承好、发扬好,从历史经验、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力量,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铜川日报》2022年5月31日第6版,作者,袁武振,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


来源: 编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