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自学材料(第十四期)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3-08-14 17:07 【字体:

image.png

 

 





深刻领悟“两个决不能抛弃”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两个决不能抛弃”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的基础和前提。

1.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始终坚守魂脉和根脉

真理是活的、具体的、历史的,从来不存在僵化的、教条的真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一些具体结论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

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就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的真理精髓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这本身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僵化的、凝固不变的理论,而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永葆真理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是活的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发展、时代变迁、条件变化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就要坚守中华文明革故鼎新的精神和穷变通久的智慧。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内在的革故鼎新、穷变通久的精神气质,这使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商汤盘铭上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再到《周易·杂卦》的“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一直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无论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充分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封闭、不僵化的创新精神和与时偕行、应时而变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就必须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觉,永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就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为人类求解放的价值追求、诉诸现实运动的实践观点、立足于历史维度的唯物辩证法等,构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解决新问题中永葆马克思主义生机活力。

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其世界观方法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做到坚持与发展相统一。发展的前提是坚持,真正的坚持寓于发展之中。如果把坚持同发展割裂开来,或片面强调一个方面,就会失之偏颇。坚持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内在蕴含着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所有结论,而是坚守其基本原理和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针对新的问题给出新思路、新答案。

3.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哲学观、政治观、人生观、天下观等,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和突出优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深深扎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和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之中。

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要在不忘本来中开辟未来,在继承中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如同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让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华历史文化沃土,更加根深叶茂。

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主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在百余年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是伟大历史的创造者和中华文明的续写者,在尊重历史基础上不断续写新篇章,在守正创新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生机,让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4.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

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注入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把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让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光明日报》2023年8月9日第6版,作者,董振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过去探索和创造的丰厚积累,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精辟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的道理所在,作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重大论断,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激荡中华文明的长河澎湃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激荡着中华文明这条川流不息的长河澎湃向前。站在这样的历史方位,身后是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前方是重焕荣光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为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但是,“本应绍汉唐之遗烈”的文明古国,近代以后却未能“作并世之先进”,反而被世界现代化浪潮甩在了后面。错失工业革命机遇的近代中国大幅落后于时代,甚至遭遇了文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百余年来,我们党为了解决古老文明难以赓续的危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成功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文明积蓄新的发展动能,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的深厚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深深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中。在“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我们看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民本思想、“实事求是”等实践理性;在“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我们看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政在养民”等为政取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社会愿景;在“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我们看到“富润屋,德润身”等价值理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教化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我们看到“道法自然”等哲学智慧、“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我们看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等天下观、“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等和平理念。在古今交融中,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赓续了古老文明,让我们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现代化难题时,既能运用人类今天的智慧和力量,也能运用中华民族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面向未来,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大地上推进的每一步,都将是中华文明走向永续发展的新一步。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另一幅图景,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创造了扎根中华文化沃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必经大道,却从不是一片坦途。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也主要是秉承西方文明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给人们一种错觉,似乎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文明就是现代文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国情和历史条件,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水土不服,绝大多数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事实证明,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近代以后,从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人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是抛开中华文明的另起炉灶,而是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在中华文明从蒙尘到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逐步开创、推进和拓展的,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实现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1964年,我们党提出要“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明确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步推进和拓展,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展厅内,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中国奋斗发展的辉煌成就交相辉映,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文明长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结合”让我们能够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比如,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这些古代文明中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成为我们今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文化源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才能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以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正是坚持“结合”,我们党带领人民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让中华文明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时代风采。

“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文化形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形态。我们坚守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代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方向的文化形态。我们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并在与其他文明相互借鉴中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正是坚持“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自觉主动地推进“两个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开辟了广阔空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向前。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通各种资源,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只要我们坚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就一定能够谱写中华文明的当代华章。

在坚持文明包容互鉴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只有坚持包容互鉴,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才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23年8月9日第9版)





习近平总书记论创新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要求坚持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2014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要求:“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同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指出:“要以创新思维办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2015年3月,在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谈到中美关系时指出:“坚持合作共赢的创新思维,共同把握好两国关系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拓展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的互利合作。”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2020年10月,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围绕量子科技前沿方向,加强相关学科和课程体系建设,造就一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善于统筹协调的世界级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发现一批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青年才俊和顶尖人才。”同年11月,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针对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提出:“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对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以及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的报告和讲话中,都强调坚持创新思维并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采取的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新办法以及我国取得的一系列新成就、新变革,都与坚持运用创新思维治国理政密不可分。

那么,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他不仅在一般意义上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去阐释创新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结合新时代的创新特征来认识创新思维,为我们运用创新思维指出方向、明确原则、阐述内容、提出要求。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

2018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同年4月,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瓶颈。”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多次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之后还一直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是对创新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因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他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新的发展动力究竟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明确的阐释。2013年9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现代化涉及十几亿人,走全靠要素驱动的老路难以为继。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为此,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些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深刻解答了作出“创新是第一动力”重大判断的根本原因。

用“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观点看创新、看问题,必然要求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遇到问题自觉运用创新思维去开辟新思路、寻找新办法。对于增强创新意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也是一贯的。2013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提出:“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敞开思想谋划新思路,放开手脚追求新突破”。2016年4月,在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时强调:“广大知识分子要增强创新意识,把握创新特点,遵循创新规律,既奇思妙想、‘无中生有’,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2017年5月,在视察海军机关时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厚植创新潜力,为海军转型建设注入强大动力。”2020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创新意识,是因为只有树立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会运用创新思维去创新。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给我们解答了创新的动力问题。他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我们知道,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必须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来解决。创新无论大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寻找一个办法也是创新,最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坚持打破不合时宜的传统思维和思维定势束缚,敢于质疑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指出:“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攻坚克难,追求卓越。”2020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2021年4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鼓励自由探索,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同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从这些重要论述可以看出,创新思维就是敢于质疑、具有批判性的思维。

为了通过质疑实现创新,就要善于打破不符合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的传统思维和思维定势的束缚。2014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注意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的是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有的是个人立场、地位、利益决定的,有的是同现有一些工作格局、工作权限、工作机制密切相关的。事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过去合理的现在可能已经不适应,以前长期有效的目前可能开始失灵。”“我们说要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就是要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同年8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国家安全稳定遇到的严峻挑战,面对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需要我们的思想观念有一个大的解放,勇于改变机械化战争的思维定势,树立信息化战争的思想观念;改变维护传统安全的思维定势,树立维护国家综合安全和战略利益拓展的思想观念;改变单一军种作战的思维定势,树立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思想观念;改变固守部门利益的思维定势,树立全军一盘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观念。”2018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决破除条条框框、思维定势的束缚,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2021年9月,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进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不能简单套用行政管理的办法对待科研工作,不能像管行政干部那样管科研人才。”从这些重要论述看,创新思维就是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和思维定势的局限,通过批判、质疑去进行创新。

坚持全面创新

全面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基本遵循。2014年8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同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创新要实,就是要推动全面创新”。2021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提出:“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从这些重要论述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是全面创新。

全面创新是从主体到对象、从领域到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从思路到手段等全方位、各方面的创新。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就提出:“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2014年8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指出:“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20年7月,在企业家座谈会上要求:“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困境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总之,任何领域、任何工作都要创新,对任何创新也都应该是全面的。

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是创新的基本原则,也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守正创新。比如,2020年8月,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同年10月,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对于一切领域和各个方面的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对于中医药工作,他提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对于文化产业,他提出:“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但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人权研究,他提出:“我国人权研究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为丰富人类文明多样性、推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对于党史学习教育,他指出:“全党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创新思维中,守正创新最重要的是在思想、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等方面坚守正确方向和观点基础上的创新。守正是创新的前提。从指导思想上看,就是要守马克思主义之正。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从经济理论创新上看,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正确观点之正。2015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从道路探索和制度创新上看,就是要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根本制度之正。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从文化创新上看,就是要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2019年3月,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2022年5月,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

之所以突出强调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三国时期诸葛亮所著的《便宜十六策·治乱第十二》中提出的“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来论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理国家要坚守根本和正道,才能成就事业,功业长保。守正就是守根本,关键是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2012年12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是对于为什么要守正创新,守正与创新的实质内涵及其辩证关系的经典凝练表达。

(《学习时报》2023年8月7日第A5版,作者,吴瀚飞)





深入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要义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其精髓要义我们必须学深悟透、身体力行。

通过“六个必须坚持”坚定站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根本价值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本色和根本立场。坚持自信自立,就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坚持守正创新,就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坚持问题导向,就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坚持系统观念,就要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彰显人民性立场的世界历史视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造福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

通过“六个必须坚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的集中概括,是全面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观点的重要指南。“六个必须坚持”贯穿体现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全部内容之中,是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只有通过“六个必须坚持”的统领,才能全面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时代意义。

通过“六个必须坚持”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方法。“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方法的生动体现,是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方法的精髓所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科学方法,自觉拜人民为师,持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思想营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以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根本所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科学方法,中国人民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科学方法,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方法,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科学方法,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方法,不断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由此,在21世纪的宏大世界场景中彰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类价值。

(《光明日报》2023年8月10日第2版,作者,李潇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员)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深学细悟笃行中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高屋建瓴、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

高举思想旗帜的行动纲领。2018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深刻阐述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讲话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指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强调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既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又提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性的重大举措,必将指引我们在新的赶考路上不断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坚定绿色发展的有力宣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好家园的重要号召,必将引领各地区各部门保持战略定力,迎难而上、久久为功,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出重大步伐。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深入动员。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呈现问题点多面广、矛盾新旧交织、压力累积叠加的特点,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殷殷嘱托,也是对广大干部的动员号召,必将激励全党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这既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考题,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要求。答好这一考题,首要的是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这既是系统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深化运用,也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又要注重统筹兼顾、协同推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就要求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做足统筹协调的大文章,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在动态实现多个目标中寻求切入点、发力点和平衡点,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这是遵循自然规律,积极有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要求。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必须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自然以休养生息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推动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

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这体现了外因与内因辩证统一、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既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约束,也要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强力督察、严格执法、严肃问责,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同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把利益融入责任中,实现责任和利益双向转化,让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各责任主体的自觉行动。

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因为这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在目标和任务上确定无疑,态度和决心上毫不动摇,行动和策略上积极稳妥。同时,坚持立足实际国情,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牢牢把握“双碳”工作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坚决反对气候变化问题政治工具化,争取战略主动和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

努力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行动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政治责任。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深入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把严的基调和问题导向贯穿始终,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强化执法监管,保持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高压态势,当好生态环境卫士。

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必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围绕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更加自觉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良好社会风尚。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重要手段。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坚决杜绝生态修复中的形式主义。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积极引领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守牢安全底线,是保障美丽中国建设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必须强化底线思维,提升国家生态安全风险研判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应对和处置能力。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及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强化核安全科技创新,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

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确保美丽中国建设各项任务如期实现的重要保证。要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履职能力。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效能。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支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专业素质能力,持续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人民日报》2023年8月1日第9版,作者,孙金龙,黄润秋,分别为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生态环境部部长)





大兴调查研究  推动高质量发展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新时代解决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法宝。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推动解决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保证党的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身体力行、以上率下,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树立了光辉典范,并多次对调查研究作出重要论述,为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对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内容、方法步骤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和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只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正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才能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所在,进而寻求解决之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能。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进步,实现长治久安,从而能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坚实的经济和物质方面的基础。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必须长期坚持。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国际上,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不断,逆全球化思潮频繁抬头,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多,难以预料的事件层出不穷;在国内,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一些是涉及改革“深水区”的问题,例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等,其难度不容小视。面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深入而切实有效的调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着重找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尤其是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探索出破解之道。

《工作方案》明确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调研内容之一,要求直奔问题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大梳理,尤其强调对存在的一些难题进行大排查,将重点放在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上。以此为出发点,做好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使调查研究的“箭矢”时刻对准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把调查研究的看家本领运用好,准确把握事物发展、形势变化的基本规律,加快提高驾驭和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大兴调查研究,深刻把握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刻领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通过大兴调查研究,努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问题,进而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当前,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题。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大兴调查研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多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摸清情况、找准原因,为作出科学决策、根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症结顽疾、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调研把握新发展阶段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实践要求。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保持战略定力,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变“危机”为“机遇”。深入调研新发展阶段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制度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深入调研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方面存在的不足。新时代新征程,只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只有掌握高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实现自立自强,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当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需要我们扑下身子深入高科技企业、深入科研院所、深入一线科研人员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症结所在,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之道,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和尺度,只有实现协调发展,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影响当前协调发展的各类问题。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绿色发展才能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调研更好推动绿色发展的各类问题和办法,例如,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如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丰收”等。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造福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何更好助推共享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也需要我们深入广大群众之中,倾听他们的声音,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才能彻底解决。

深入调研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存在的问题。新发展格局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必须深入调研构建国内大循环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如何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方面的“堵点”和“梗阻”,尤其是着眼于提高生产效能,把握好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关系,畅通国内各种要素流通,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动力和可靠性,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必须坚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要深入调研国际循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在深化对外经济联系、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合作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使得国内国际双循环相得益彰,共同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深入调查研究的根本价值与目的就是寻求解决之道。对调研中发现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各种问题和症结,必须分门别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在此基础上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进而形成解决方案,坚持立行立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在寻求解决之道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秉持创新理念,同时还要注重系统观念,将问题导向贯穿全过程,保证解决方案能够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坚持人民至上。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证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最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在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倾听他们的声音,确保调查研究取得实效。同时,在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也必须贯彻好群众路线,问计于民,集中群众的智慧,从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丰富经验、实践创造中概括和提炼出解决方案,总结和推广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切实提高解决方案的科学性,从而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秉持创新理念。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基础上,秉持创新理念,发扬“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才能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秉持创新理念,要敢于硬碰硬,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敢于“试错”,学会“试错”,勇于突破过去的种种思想观念束缚,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顽疾和症结,从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强化制度创新,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把制度创新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精准、有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方面的难点堵点,不断构建和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环境,通过高标准的软联通实现高水平的硬联通,以制度创新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制度支撑。强化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供给,着重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驱动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注重系统观念。高质量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复杂性、紧迫性、艰巨性、重要性并存,因此,必须厘清新旧交叠的问题,解决好错综复杂的矛盾,以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好各方面、各链条、各环节的关系,不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准确把握破旧与立新关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催生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潜力。统筹协调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立足当前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采取新的措施,同时不断加强战略性和前瞻性思考,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抓好战略谋划,着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将问题导向贯穿全过程。实现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将问题导向贯穿调查研究全过程,直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趋势,聆听时代的声音,才能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理清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牵住“牛鼻子”,分析其根源,凝心聚力集中攻坚,把解决问题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坚持求真务实,强化责任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认真分析排查调研中发现的各种难题,盯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可以马上解决的立行立改,一时难以解决的紧盯不放、久久为功。

(《光明日报》2023年8月10日第6版,作者,李传兵,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 编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