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淼委员 记者 杜静波摄
受疫情和市场环境变化影响,我省中小企业发展趋缓,影响企业复产达效。
◆为此建议:
编制好中小企业“十四五”专项规划,从主体培育、财税扶持、企业融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系统性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在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产业与配套上抢占高地,努力融入制造业产业链。
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定期组织多种形式银企对接活动,畅通投、融资渠道。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等中小企业实行土地优惠政策。
建立企业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引导中小企业敢创新、善创新。搭建合作平台,推动校企合作。推动中小企业与省内外、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进行重大技术创新联合研发。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供应、生产、销售、服务产业链。
技改资金要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适度减免相关税费,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返还失业保险费,加快清理政府拖欠企业的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