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江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政协要“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近年来,黄龙县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黄龙“1332”工作布局,聚焦县政协“1543”工作任务,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黄龙实践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聚焦团结主题 广泛凝聚委员共识
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双向发力,发挥优势作用,画好团结同心圆,凝聚最强向心力,叠加奋斗正能量,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
突出政治理论学习。健全完善经常性理论学习体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委员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常态组织委员读书。创新委员读书活动机制,打破界别限制,提高委员学习履职实效,将县政协13个界别划分为5个学习活动小组,以学习活动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读书学习方式:线下采取会议专题学习,让重要理论深入人心;线上采取推送资料学习,重点学习关键内容。此外,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录制委员“微讲堂”。
落实“双走进”制度。密切与社会各界人士联系,有序安排各界人士参加政协重要会议和“委员活动日”“主席接待日”等活动,积极为他们在政协平台协商议政、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今年以来,县政协常态化开展“走进政协”公众开放日活动,引导群众、学生代表走进政协、了解政协。
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录制委员“微讲堂”8期,编辑电子期刊16期,依托“黄龙政协”微信公众号发布工作动态327条,在省、市媒体刊发稿件158篇,编辑出版第十辑文史资料《黄龙农业产业发展纪实》。
聚焦民主主题 创新建言资政方式
围绕助力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目标,抓好政协重点工作,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机制、细化措施,提升工作质效。
持续打造特色委员工作室(站)。按照“专委会牵头、界别为依托、委员是主体”的原则,对全县7个乡镇委员工作站和6个委员工作室分类指导、“个性化定制”,使每个工作室(站)形成各自特色,构建起“一室一亮点、一站一特色”的多维履职体系。
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全县47个行政村各聘任1名信息员,为县城聘任7名特邀信息员,压实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责任,健全完善信息收集报送、评选表彰等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信息质量。截至5月底,共收集报送社情民意信息66条,编发县政协《社情民意快报》4期,上报省政协26条,其中,《关于劳动教育“走过场现象需警惕”》《“宠物经济”繁荣背后亟需规范》《强化废旧纺织品回收工作、推动资源循环与绿色发展》3篇社情民意信息被省政协办公厅采用。
充分发挥专委会支点作用。增强专委会工作计划性,及时制定并公布年度工作计划,引导委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申报履职项目,把那些真正懂行的专业人士聚集到一起,形成专业力量,打造专委会“一委一品”特色工作模式。
打造“政”企“协”手委员公益助农直播活动品牌。在去年“政协委员公益助农直播”活动基础上,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携手助农企业推出“政”企“协”手公益助农直播活动。今年以来,县政协共开展直播活动13场,吸引21万粉丝围观,销售农产品6343单,销售额达28.14万元,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开展“委员旅游推介”活动。政协联系面广,文旅界别委员更是人才济济,县政协以此为优势,以文旅融合为主攻方向,成立了“政协委员旅游宣传小分队”,充分发挥委员自身优势,助力黄龙旅游宣传工作提质增效。
积极推进“基层一线微协商”。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队、专委会牵头,组织委员开展“微协商”,让委员直接到基层一线去协商办事,高效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去年以来,共开展“微协商”18次,帮助群众解决农资产品短缺、中医药实用技术推广不足等问题。
“委员工作室+专家委员”,夯实履职基础。农业经济联合界别委员工作室聘请12名农业领域专业人才,成立县政协“农业产业专家服务队”,开展“委员携手专家助春耕”“委员送技助春耕”“专家下乡传农技”等活动,借助“外脑”建立具有专业水平、富有政协特色的专委会智库队伍。
加强自身建设 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加强自身建设是政协机关的第一责任,需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以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履职规范,以锤炼严实作风树牢担当导向。
建立健全经常性学习机制。常态化推进委员学习工作,提升委员政治把握、调查研究、合作共事的能力,熟练运用提案、调研视察、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反映群众诉求,凝聚民心民智。
完善落实考核激励机制。开展“五个一、比作为”活动,注重用制度规范委员履职行为,强化联络联系,创新日常管理,健全履职考核激励机制,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措施,激发委员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
搭建完善适合专委会工作特点的履职平台。建立“一周一学一分享”“他山之石”季度交流等常态化学习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推动专委会发挥“专”的特色、提升“专”的本领,创建“一委一品”工作品牌。
加强机关年轻干部培养。统筹谋划机关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和使用,打破委办界限,盘活年轻干部资源和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兼顾专业特长与“人岗适配”原则,精准谋划年轻干部培养有效举措。通过综合培养、全面锻炼提升年轻干部综合工作素养,让他们具备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遇事能干的过硬能力。
进一步提高政协党的建设工作质量。拧紧党建责任链条,以更高标准提升政协党的建设工作质效,一以贯之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深入推进“讲政治、守纪律、精服务、善团结、重实效”的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以党的建设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黄龙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