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梅
省委政协工作会议是在“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推动全省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全面落实“五方面工作”要求,校准履职方向,强化责任担当,打造特色亮点,培育工作品牌,切实把人心、共识、智慧、力量凝聚到高质量发展上来。
一是要坚守政治本色,提升党建质量。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聚焦融合创新,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培树“党建+”品牌。要优化党建工作体系,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加强机关党支部功能型建设,完善党小组工作制度,抓实“党组书记+党组成员+党员委员+党外委员”联系机制,不断提高“两个覆盖”的质量和水平。要推进党建引领提质,拓展“党建+协商”模式,探索“党建+监督”路径,打造“党建+聚识”平台,健全党员委员履职管理机制,促进党建履职互融互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履职。要丰富党建主题活动,依托机关党支部开展“党建+”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推动形成抓党建、促履职、带全局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要加强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的中心环节,多措并举聚合力,画好发展同心圆。要提升理论武装实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发挥区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委员工作室、学联组学习交流的量化管理考核,并通过举办能力提升培训班、“政协讲堂”、实地研学等形式,不断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要丰富凝聚共识载体,深化“书香政协·同心助耀”政协委员干部读书活动,做实政协委员高质量履职“十个一”活动,精心做好政协文史资料搜集整理、编纂出版和宣传推介,并依托“耀商量”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并进的聚识格局。要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以“五联系”制度、“三下乡”及委员大走访等活动为抓手,组织委员利用自身影响力主动发声,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推动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深耕主责主业,增强协商实效。围绕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及“一城三区三高地”建设等重点任务,聚焦做优有事“耀”商量协商品牌,深耕协商主业,提升协商成效,更好服务发展大局。要完善协商机制,完善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协商座谈会等为重点,以“微协商”“微调研”等为补充的协商议政格局,健全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评价机制,着力在量质双升、闭环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要拓展协商渠道,充分释放委员工作室、政协学联组的牵引和聚集作用,探索建立村(社区)协商议事室,有效发挥“耀商量”电子议政平台作用,不断延伸协商触角,持续扩大协商参与面,促进政协协商更接地气、更聚人气。要改进协商方式,实施“党政点题、群众出题、调研寻题、委员荐题、政协选题”机制,坚持“不调研不协商”原则,优化协商互动流程,加强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的跟踪问效,增强政协协商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四是要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坚持质量导向,强化质效思维,在探索中总结、在实践中优化,打牢做实履职基础。要加强协商机构建设,不断强化政协专委会、委员工作室及学联组功能优势,对标新要求建立完善管理运行制度,搭建多形式履职平台,持续提升“一委一品牌、一室(组)一特色”影响力。加强政协队伍建设,建立“1+2+N”(1次全员培训提能力素质、2次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强协商本领、专委会及委员工作室N次理论学习储备知识)能力提升机制,落实委员管理考核评优办法,实施政协常委履职点评制度,着力打造“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两支队伍”。要加强政协机关建设,深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完善机关绩效考核办法,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委员之家、民主之家、团结之家。
(作者系铜川市耀州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