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委会工作

关于加快推进韩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1-28 01:45 【字体:

政协韩城市委员会

韩城地处黄河中游,是国家“一带一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关天经济区、关中城市群等板块经济的核心区,是省十三次党代会确定建设的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韩城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及发展巨变

韩城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陕西最大的钢铁基地、西北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优秀魅力城市和全国全域旅游创新示范市,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韩城发展新的增长极。

计划单列以来,韩城市按照省委追赶超越,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求,抬高站位、自加压力、埋头苦干,主要经济指标站稳了全省设区市第一方阵。2016年底,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20.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1.62亿元,分别超追赶目标(铜川市)近9亿元、0.1亿元。综合实力由“西部百强”第78名上升至第30名,“陕西十强”排名从第9跃居至第2名。

二、韩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及亟待破解的难题

省十三次党代会之后,韩城市按照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遇到了许多瓶颈制约和亟待破解的难题。

1.现有区域的承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人口、土地等资源难以承载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需要。韩城现有总人口50万人,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100万的人口规模相差较大;全市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受“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地貌影响,可用于建设的土地极少,各类建设用地指标无法满足建设需要,许多签约项目因用地问题无法落地。

2.受行政区划限制,“韩城板块”的辐射带动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按照陕西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韩城板块作为陕西省五大新的经济增长极之一,要带动合阳、澄城、黄龙、宜川等周边县的一体化发展,由于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韩城板块”发展协调难度很大。

3.现代服务业制约因素较多,发展缓慢。交通、科技、教育、医疗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旅游突破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对三产增加值贡献有限,服务业发展增速低于工业。

三、关于加快韩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

“十三五”期间把韩城建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省委对韩城发展的定位和目标,也是韩城人民的希望和期盼。面对韩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省上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重点扶持:

1.拓展发展区域,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韩城发展布局。加快推进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韩城板块”的崛起。建议省委、省政府按省“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将韩城周边相关县纳入“韩城板块”一体化发展区域,拓展韩城加快发展所需的人口、土地等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把韩城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要素保障。

2.给予政策优惠,把韩城打造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黄河金三角区域产业趋同,钢铁、煤炭等工业品和花椒等优质农产品外运需求大,加之电子电器、汽车等生活性服务产品内调需求,建议省上相关部门重点支持韩城推进物流园区、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以及高端物流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现代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成立黄河金三角区域物流联盟,规划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特色商业区,打造区域陆路口岸;在韩城建设“一带一路”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引领黄河金三角名优产品走出国门,实现“总部在韩城、基地在海外、营销在全球”运营模式,建成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拓展区。

3.支持优先发展,把韩城打造成区域性交通中心。加快建设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规划联通大西高铁。加快建设韩城至黄龙高速,尽快立项开工韩城至宜川高速,构建覆盖全域高速网,打造区域性立体大交通枢纽。

4.做强黄河旅游,把韩城打造成区域性旅游中心。沿黄公路的开通将原本分散的沿黄景区紧密的串联起来,特别是省政府近期印发的“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建设以国家文史公园和黄河壶口瀑布等重点景区为依托,打造黄河国家公园。建议省上相关部门将“黄河旅游”作为全省旅游的重要名片,重点支持沿线景区,尤其是国家文史公园、黄河龙门风景区、壶口瀑布、洽川湿地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黄河风情旅游观光带闭环,打造黄河文化走廊和黄河文明传承地,把韩城建成黄河旅游的“龙头”景区。

5.支持共享共建,把韩城打造成区域性教育医疗中心。支持韩城高起点建设西安交大基础教育园区,协调省内高校在韩城设立分校;规划建设黄河金三角职教基地,实行跨区域联合培养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加快西安交大附属一院等三级甲等医院与我市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实现人员互动交流,优质资源下沉。整合黄河金三角区域居民就医数据,建立12个县市门诊通用病历、双向转诊等合作机制,实现区域内同等级医疗机构医学检查结果互认,打造黄河金三角区域医疗中心。


来源: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