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高车流小 企业经营亏损
本报讯(记者 李荣 姜艳 实习记者 陶倩倩)全长54公里的渭蒲高速于2010年正式建成通车,该项目的建成对于完善我省高速路网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关中城市群建设,方便群众出行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因为收费标准高屡遭群众抱怨,在2月6日召开的渭南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王智兵就此提出提案,呼吁降低渭蒲高速收费标准,提升高速路使用率,既可以减少企业亏损,又可以为渭南经济协调发展开辟通途大道。
王智兵委员说,渭蒲高速是陕西高速公路规划网“2367”渭南至黄龙联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高速公路连霍线和京昆线的重要连接线。尤其是随着2015年底渭玉高速的建成通车,进一步加快了渭南经济圈与商洛、关中东部经济圈相互连通,在发展特色经济和资源开发,延伸产业链,推进地区旅游业,方便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出行方面更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渭蒲高速为群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超高的收费标准严重制约了渭蒲高速的发展,致使一些车辆宁愿绕道而行也不愿走渭蒲高速,进而出现了此路段车流量偏小、企业经营亏损等现象。”王智兵委员说。
2014年,省高速集团曾在渭蒲高速开展了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与交通流量相关性试验。即:取消客、货车渭河特大桥加收费用20元;并相应降低了1类、2类、3类、4类和载货类汽车的收费标准。“降价后,各类车辆通行费均下降了20%,这一举措深受过往司机称赞,渭蒲高速车流量明显增加。”王智兵委员说,随着试验期的结束,一切又回到原状,使得高速公路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这一重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王智兵委员说,收费高增加了沿线地区物流成本,降低了经济运营的效率,在增加农产品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的同时,阻碍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也对地区旅游业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为此他建议:希望渭南市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沟通省物价局、高速集团等相关部门,从关中东部经济发展角度出发,结合省内其他高速公路运营收费实际,降低渭蒲高速收费标准,为渭南经济协调发展开辟通途大道。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