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常委会议发言 > 书面发言

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民革陕西省委员会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1-06-30 11:50 【字体:

2020年,全省77个县(市)实现生产总值10686.58亿元,同比下降0.7%。县均GDP达到138.79亿元,较上年减少3.5亿元,超过100亿元的县(市)40个。全省77个县(市)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经济比重达到45.4%,高出全省水平11.6个百分点。

一、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增速放缓,县域经济占全省比重持续下降。2020年县域经济占比40.8%,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比2018和2015年分别下降3.1和4.4个百分点。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均只有5.5个,有44个县(市)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有15个县(市)不足2个。

三是工业增速下降、结构不优,资源型工业偏重。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超过一半的县(市)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后续增长动力不足。全省77个县(市)固定投资同比增长1.4%,较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27%的县(市)投资增速下降。

五是县域经济实力偏弱,强县占比偏少。我省县均GDP138.79亿元,2019年陕西全国经济强县5个,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中陕西只有1个。

二、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抓差异化特色发展,壮大县域主导产业。一要千方百计加快能源县域资源深度转化,强化科研院所协作攻关,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能矿资源县由单一支柱产业向多元支柱产业转变,由低端技术和产品向高新技术高端产品转变。制造业基础较好的县域,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加强与中心城市大企业、大集团的协作配套,推动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要进一步强化农业优先发展,农产品主导县要做大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承接和引进处于生产链高端的加工产业,加快形成农业龙头企业牵引带动的产供销“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格局。

(二)抓农业特色产业和品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县域小康社会建设,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排名长期处于后位水平,77个县(市)中没有1个县(市)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十分紧迫和重要。一要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积极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运输、营销等关联产业,拉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二要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要求,采取“基地+农户+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促进土地入股、流转、务工等方式增收。三要提升农产品品牌意识和产品质量标准认定,下大力气把陕西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加快物流体系建设,搞好农产品网络营销,促进增产增收。

(三)抓非公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目前非公经济发展压力较大,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较小。一要进一步破解非公经济发展难题,提升县城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发挥非公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二要继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降低门槛,最大程度降低非公经济投资创业的要素成本,为非公经济提供发展空间。三要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向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聚集,鼓励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容县貌,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政府要主导和鼓励园区走市场化运营模式,发挥中小企业在园区市场化运营机制上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非公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来源: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办公厅 编辑:郭长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