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韩城市委员会
随着我国手机、电动车、电动工具、数码相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快速发展,对锂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在国家政策驱动下,锂电产业将会迎来发展的大好良机。
一、发展锂电产业的政策优势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随后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再一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的战略地位。
2018年8月,陕西省公布的《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形成300万辆汽车产业实施意见》指出,到2021年,陕西力争整车产能规模达到300万辆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160万辆,省内零部件配套率达到60%以上。这一意见的出台,为我省锂电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陕西“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提质增效。
二、韩城在锂电产业发展上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中省一系列利好政策,韩城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产业转型贯穿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按照“西安制造、渭南配套”的工作思路,在韩城市经开区规划了占地1640亩的由锂电正极、负极产业园及配套设施组成的韩城市新材料智慧园区。通过推进新材料智慧产业园建设,整体推进锂电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生产制造以及配套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的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目前,进驻园区的陕西红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册资本金5亿元,占地201亩,总投资16亿元,可形成年产2.5万吨三元前驱体和年产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规模,公司全面建成投运后,预计可实现年工业产值48亿元、利税5亿元。红马科技企业是目前陕西省乃至西北最大的锂电正极材料智能工厂,并与复旦大学、哈工大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了实力雄厚的研发中心,已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等认定。目前,在我省以红马科技为代表的陕西锂电新材料产业已显示出巨大活力,也初具规模和效益。但真正要把我省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以陕西红马科技公司为例,在发展锂电产业过程中面临园区基础配套不到位、扶持政策不明确、生产成本过高、高层次人才短缺、研发投入较大等制约企业快速成长的困难和问题。
三、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领。省上要将锂电材料产业作为全省“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支持和引导发展,省相关厅局要成立专门机构,对锂电材料产业进行总结、分析、预测和引导,对全省锂电材料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对条件成熟、基础条件较好的项目和企业予以重点支持,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二)强化政策扶持。省上要设立锂电材料产业引导基金,用于支持锂电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和园区基础配套。锂电池材料是高载能产业,其中电能消耗占其能耗的90%以上,建议省上相关部门着力解决锂电材料生产企业用电电价问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锂电材料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提供科技支撑。锂电材料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门槛高、更新换代快,依靠单个企业技术攻关,难度高、投入大,制约着锂电产业的发展步伐,建议省上相关部门牵头,我省锂电产业领军企业进行配合,联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对锂电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更新进行引导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