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建陕西省委会
我省目前正以“硬科技+国家战略”双引擎驱动,通过龙头企业技术突破与全链生态构建,在五大领域形成“研发-转化-产业”闭环,并已形成“民企创新突破+国企规模转化+央企战略协同+科研机构技术供给”的立体生态。截至2025年2月,我省已获批1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速达32%,具备11项高成熟度、6项加速攻坚阶段的核心技术。
为加强以科技创新引领陕西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布局五大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建议:
一、加强区域协同。西安高新区以光子谷、华为研究院、国家算力枢纽为核心,加速光电子、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攻关。西咸新区以SiC晶圆厂、爱生无人机基地等产业基地为核心,加速半导体、无人机技术的核心技术攻关。榆林以氢能重卡试点、无人机巡检油田等产业为核心,加速能源+氢能技术的核心技术攻关。宝鸡以钛合金3D打印材料供应基地等产业为核心,加速突破新材料关键技术的核心技术攻关。
二、加强产业协同。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将支撑通信与能源网络产业发展,光电子与人工智能技术将驱动智能制造升级,氢能与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将持续赋能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强光子集成芯片和氮化镓功率器件技术与5G通信基站行业的产业技术协同,推动人工智能多模态质检与增材制造缺陷检测的产业技术协同,提升氢燃料电池与大型无人机续航技术的产业技术协同,强化氧化镓器件与超高压输电网络的产业技术协同。
三、强化核心技术。鼓励、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强化责任、明确目标,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民企应继续聚焦尖端技术商业化进程,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国企、央企继续以承担的国家重大工程为主要任务,持续推动技术规模化应用。科研机构始终以提供底层技术支撑为使命,以孵化硬科技企业为目标,助力科技创新。
四、抢先布局产业。依托西安高新区“光子谷”,以光电子核心技术为引领,建设从材料到元器件的全产业链,力争2025年全国市场份额超25%。联合西工大、航天基地,在无人机领域打造“研发-试飞-量产”一体化基地,力争2025年产值突破800亿元。半导体产业,在西咸新区建设8英寸SiC晶圆厂生产基地,抢占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