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社情民意

创新招商模式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5-08-14 08:44 【字体:

□ 省政协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

近年来,我省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引领,科技招商成效显著,2024年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196家,招引重点项目605个,总投资达1594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然而,我省在招商模式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招商力量分散,同质化竞争突出。目前,各地招商工作多由政府部门主导,缺乏统筹协调,部分市县为争夺项目资源,存在“内卷”现象,导致招商成本上升,项目落地效益降低。部分地区招商队伍专业性不足,对产业趋势、技术前沿、市场需求的研判能力较弱,影响招商精准度。

二是市场化程度不高,社会资本参与不足。传统招商模式以政府推介、政策优惠为主,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虽然我省已设立专项转化基金,鼓励本土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孵化项目,但社会资本、专业投资机构的参与度仍有提升空间。

三是技术转移与招商衔接不畅。我省已组建“科技招商专家团”,并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技术经理人学院培养专业人才,但科技成果转化与招商的联动机制仍需加强,部分优质项目因缺乏专业运营团队或市场对接渠道,未能实现高效落地。

为此建议:

一、组建省级专业化招商公司,统筹资源提升效能。由省级层面牵头,整合现有招商力量,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招商公司,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聚焦重点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公司可吸纳技术专家、投融资人才、产业分析师等组成专业化团队,负责项目筛选、谈判、落地服务等全流程工作,避免低水平重复招商。严格规范市县招商机构设置,防止“一哄而上”,确保资源高效配置。

二、深化“以商招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行业龙头、链主企业参与招商,依托其产业生态资源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可借鉴国能西北创新基地、长城互联西部基地等项目的成功经验,通过“头部企业+政府服务”模式,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乘数效应。

三、强化科技招商与成果转化协同。完善“本土成果转化包”政策,对省内科研项目就地转化给予奖励,推动更多技术成果在陕产业化。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技术经理人学院扩大培养规模,推动人才向地市、园区流动,提升基层招商团队的专业能力。依托“科技招商专家团”,建立“技术评估+招商对接”机制,确保优质项目快速匹配落地资源。

四、探索委托招商、基金招商等新模式。对于专业性强的领域(如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可委托行业头部咨询机构、行业协会或产业链平台开展招商,按成效支付服务费用。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杠杆作用,通过“基金+项目”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投资,推动科技型企业集群发展。

五、优化评估机制,强化风险防控。整合土地、金融、人才等配套政策,对专业化招商机构引进的重点项目给予“一事一议”支持。建立以项目质量(如科技含量、投资强度、就业带动等)为核心的招商项目评估机制,防范盲目投资和低效用地,确保招引项目符合全省产业布局。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