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委员提案

助力陕西农产品“出海”跑出加速度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5-07-17 08:33 【字体:

□ 记者 赵婧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鼓励国内优势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农产品外贸转型升级。”

从苹果到猕猴桃,从茯茶到冬枣……2024年陕西农产品出口总值65.9亿元,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十五五”期间,伴随高水平对外开放迈出更大步伐,陕西农产品“出海”如何跑出加速度?本报特邀3位专家、政协委员共话发展、建言献策。

【本期嘉宾】

何得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公共管理系主任

苟俊杰 省政协委员、西安盈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纪晓明 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陕西省茶业协会会长

以科技赋能产业优化升级

近年来,陕西强链聚群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加速升级。2024年,全省苹果、茶叶、畜禽肉类等8条重点产业链综合产值估算达6480亿元,同比增长5.8%,带动市级发展26条超百亿元、县级发展131条超十亿元产业链。

“要推动陕西特色农产品迈向全球市场,必须持续发力,全力推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以提升产业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公共管理系主任何得桂认为,应聚焦科技赋能、人才培育,为陕西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撑。

何得桂建议,聚焦种业创新攻关,政府相关部门要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生物育种实验室,重点突破耐储运苹果、抗旱茯茶树种等技术,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深化加工技术升级,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开发冻干苹果脆片、柿单宁医用提取物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广智慧农业,在农产品主产区建立数字化示范基地,通过智能农业技术提升种植端品质,升级冷链物流体系减少“断链”损失。

他还建议,设立秦创原农业工作站,引进农业科学家,主攻病虫害绿色防控、功能成分提取等关键技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以及陕西(杨凌)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开展跨境电商、智能农机操作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国际营销梯队,联合西安外国语大学开设“农业国际商务”专业,定向培养精通多语种、熟悉海外渠道的营销人员,以国际农业人才培育锻造多层次产业生力军。

推动国际物流降本增效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升级,陕西目前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及多式联运并存的国际物流通道模式。截至今年7月,陕西共有‌1500多个冷链行业市场主体‌,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冷链物流企业(规上企业)有‌62家‌,为陕西农产品国际冷链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陕西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降本增效仍将是陕西农产品‘出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省政协委员、西安盈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苟俊杰说,陕西农产品“出海”要以物流时效与品质保障为核心,通过“通道多元化、冷链智能化、协作国际化”三轨并进,助力“陕字号”农产品从“走出去”到“卖得好”。

结合国际物流运输的关键环节,苟俊杰建议,加快中欧班列冷链专线建设,优化空运绿色通道,进一步推动海铁联运枢纽建设,确保冷链运输的高效与稳定;推动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化升级,建立区域性冷链枢纽,以产地锁鲜+智能监管模式实现冷链箱全程温控溯源、监控,确保冷链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

针对降低物流成本,他建议,推动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化集货,成立出口联盟,整合资源,提升议价能力。申报国家物流试点项目,争取中欧班列运价补贴向农产品倾斜,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出“运费贷”金融产品,允许企业通过订单抵押获取贷款,缓解资金压力;或通过政府补贴运输保险保费的形式,降低企业物流风险。在主要出口市场设立海外仓,实现48小时内本地配送,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响应速度;推动与主要进口国签订快速通关协定,鼓励企业获取Global GAP等国际认证,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

讲好陕西农产品“品牌故事”

近年来,陕西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力和带动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有效地理标志商标16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6个,2024年全年地理标志产品产值达411.79亿元。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卖价值’,陕西农产品品牌‘出海’之路任重而道远。”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陕西省茶业协会会长纪晓明建议,制定国家及区域品牌国际化战略,明确重点支持的产品类别、目标市场、品牌定位及推广途径;集中力量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类别,如茶叶、水果、菌类、特色杂粮、深加工产品等;建立国家、区域公用品牌认证体系,确立严格的质量、安全、溯源、可持续性标准,通过统一标识增强整体信誉;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保护合法品牌权益。

他还建议,深入研究海外市场,精准分析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偏好、文化禁忌、购买习惯和渠道等特点;挖掘独特品牌价值,突出产地优势,讲好陕西农产品“品牌故事”;探索差异化品牌塑造,设计具有国际辨识度、符合目标国法规及市场审美特点的品牌名称、标志、包装等,提升陕西农产品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

围绕助力陕西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纪晓明认为,要充分利用国际化社交媒体、搜索引擎、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精准投放和内容营销,积极参加全球知名食品、农产品博览会,直接接触买家、分销商和消费者;组织海外买家、媒体等到产地考察,充分利用传统国际商户和海外电商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活动,拓宽销售渠道;设立农产品品牌国际化专项基金,用于品牌推广、市场拓展、认证补贴、海外仓储建设、参展等,助力陕西农产品“出海”跑出加速度。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