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方便快捷,共享护士深受一些市民欢迎。记者李荣摄
□记者李荣李欣怡
足不出户、通过手机APP下单预约,护士就能到家完成输液、换药、血液检测等工作。最近,一款共享护士新型服务模式登录手机APP,而由此引出的问题也颇让人关注。
体验:预约流程方便快捷
记者在手机应用宝输入医护、护士等词,很快就会出现医护到家、医护之家等有关共享护士APP。记者下载医护到家和医护之家APP,发现这两款APP的服务范围都包含西安市。
进入医护到家APP后,在页面上看到有护士上门、护士陪诊、上门检验等模块。其中,护士上门包括打针、输液、静脉采血、留置针输液等14项服务;护士陪诊分普通陪诊、孕妇陪诊、老人陪诊、儿童陪诊4个类型;上门检验包括小儿微量元素检测、女性肿瘤基因检测和男性肿瘤基因检测等。
点击打针页面,记者按照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后,页面开始提示用户预约付款,金额为139元,点击付款后,页面立即显示附近有81位护士。平台提示,30分钟内完成付款后,就会有护士抢单,然后按照预约时间上门服务。
记者体验发现,平台的预约流程方便快捷,用户只需要注册和身份认证后,就可以选择所需服务。等平台通过审核后,护士就可与患者预约时间,开展上门服务。在医护到家APP上,有10791人请求留置针输液服务,40508人请求输液服务,24326人请求打针服务,15412请求静脉采血服务。
疑问:共享护士资质可信吗
这些共享护士有资质吗?他们都是专业人员吗?
带着疑问,记者联系到医护到家APP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共享护士都是兼职,护士进入平台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除了需要三年以上的护士工作经验外,还需要接受平台方提供的一次线上考核,只有考核通过,获得平台工号,才能接单。
“其实这种服务挺好的!”西安市民李运说,爷爷患有哮喘病,每年冬天,都会到医院做雾化治疗,但医院人多,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如果能网约个护士上门提供服务,会感觉方便和轻松很多。对于收费高的问题,李运说,不可能和医院一样,但对方提供的是“一对一”上门服务,贵点可以理解。
市民王慧认为,共享护士是一种商业平台,约到家的护士,医术怎么样,无从得知,而平台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内容广泛,即便是最简单的打针、输液,也存在着意外情况,如果出现意外,责任谁来承担。
记者看到,医护到家平台,为患者提供了人保意外综合险、平安意外险及平安第三者责任险,以抵御上门服务可能发生的风险。
走访:多家公立医院无护士兼职
西安的共享护士,他们又是来自哪里呢?7月11日,记者走访陕西中医医院、西安唐城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大华医院、陕棉十一厂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多家医院,对方均表示,没人兼职做共享护士”
“我们医院没有人出去兼职,况且医院也不允许医生和护士加入共享平台。”陕西省中医医院宣传科主任辛玉兰说,医院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如果在病人家里输液,出了输液反应谁来负责,二来三甲医院不允许医生和护士在外挂职,如发现或者情节严重的会被开除公职,再加上有许多疾病患者家中根本不具备就医的条件,为了患者考虑,还是建议患者来医院就医。
陕棉十一厂社区卫生服务站输液大厅,有四名患者正在输液。服务站医生陈静直言,平时工作就很忙,大家根本没时间去外面当共享护士,“再说了,即便时间允许,我们也不愿意去承担额外的风险。”
专家:共享护士需制度规范
“虽然共享护士得到一些用户的好评,但这种医疗模式处于政策真空区,缺乏制度规范,存在医疗风险大,出了事故不知道找谁算账等一系列问题。”省政协委员、省中医医院科技教育处副处长闫小宁认为,共享护士的出现,说明一些患者有“看病不出门”的需求,但这种需求长期没有得到满足,与我国“家庭医生”缺位有很大关系。
闫小宁建议,职能部门应该针对共享护士制定行业规范,厘清护士与医疗平台各自应负的责任,通过增加家庭医生收入等方式,提高家庭医生的人数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满足患者“在家看病,在家治病”的需求。
陈静认为,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解决了老年人和行动不便患者就医难的问题,也为护理服务进入家庭进行了探索,但共享护士毕竟是新生事物,还需要政府健全管理制度,引导规范发展。
省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室主任魏绪仓建议,政府职能部门要对平台护士的资质等进行监管,在准入、责任、医疗风险等方面加强监管,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相关行为进行规范,保障上门诊疗的安全。
【编辑:李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