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县工作

在追赶超越中谱写强区建设新篇章 ——汉中市汉台区2017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综述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1-27 10:31 【字体:



汉台区委书记郑永涛(左二)调研基层党建工作。

汉台区委副书记、区长郑清春(中)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汉台区深入开展“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晒承诺 比成绩”,干事创业积极性显著提高。


汉台区着力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壮大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大发展。


汉台区强化工业技改力度,鼓励工业企业提升研发实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回眸2017年,汉中市汉台区在追赶超越的征程中书写恢弘诗篇,在强区建设的追求中弹奏激昂乐章,古城汉台生机盎然、精彩不断上演,陕西强区建设步伐铿锵有力。

一组组数据,一张张照片,一处处变化,述说着千年古城的日新月异,见证着豪迈征程里的气象万千。2017年,汉台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这条主线,砥砺奋进,克难攻坚,全区追赶超越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发力、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追赶超越步伐稳健 

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追赶超越的动力源泉,也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支撑。2017年,汉台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走在追赶超越上升通道。 

立足区域实际,全力打造“一心一极两带四区”产业布局,去年以来,汉台区区级81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74.96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44.89亿元、同比增长14.3%。褒河物流园区货运配送中心等全面建成,完善全域旅游配套服务,全年接待游客11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48亿元。深化农业供结侧结构性改革,新认证绿色农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9个,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1家,省市级农业园区达到19家,三产融合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的难题。汉台区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千方百计破瓶颈、解难题,全年整治“地条钢”企业4家、清理“僵尸企业”914家,“营改增”全面实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挂牌运行,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顺利启动,红星村“三变”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9.59亿元,推进校企合作,全年申请发明专利324件,新登记科技成果33项。 

扎实推进生态治理 人居环境趋优向好 

隆冬时节,细雨氤氲,山雾空濛,深秋的秦岭山脉层林尽染,山脚下河东店镇花果村白墙红瓦的农家乐格外醒目,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往来游客川流不息,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得益于汉台区近年来持续推进的生态治理工程,汉台城区群众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去年以来,汉台区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55个,投资220.1亿元,强力推进农村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完成24个示范村年度建设任务,有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扎实开展综合治理,筑牢生态屏障,落实中心城区45口水源井属地监管,建成村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32处。汉江防洪工程建设进度连续10个月居全市第一,雨污分流、排污口改造、汉宁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稳步推进。严控源头污染,散养户污染危害处理实现“四化”目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建成区级园林单位167个、园林居住小区115个,重点区域绿化面积25公顷,5000亩封山育林任务全面完成。 

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污染、减排放,深入实施铁腕治霾·蓝天保卫战专项行动,推进“减煤、抑尘、控车、治源、禁燃、增绿”六大工程,累计淘汰“黄标车”705辆,清理取缔“小散乱污”企业21户,全面关停煤炭经营场所。加强工业排污治理,提升辖区环境质量。严把环境准入关和项目审批关,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完成2017年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加快气化汉台建设,中心城区气化率达85%。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东新街、西新街建成通车,打通城区交通“大动脉”;前进西路工程竣工,西城群众出行再添“新景”;家中有个困难,一个电话网格员上门服务;偏远农村有了公办幼儿园,农村孩子也能和城里娃享受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在汉台,伴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一桩桩民生好事的落地生根,汉台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去年以来,汉台区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标,尽心竭力保基本、兜底线,全区新增就业2.13万人。推进“七个一批”就业扶贫工程,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近2950人。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精准施保,特殊群体社会保障政策有效落实。社会养老、移民搬迁步伐加快,保障性住房政策全面落实,3200余户群众喜迁新居。 

笃定坚实的付出,换来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去年以来,汉台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区创建成功。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汉台二中省级标准化中学建成,思源实验学校、青少年实训基地主体完工,高考上线率再创新高。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市六运会获得团体第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联体率先成立,进一步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医养结合试点,汉中路办事处荣获“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称号。 

狠抓自身建设 落实落细党风廉政建设 

良好的干部作风,是推进各项事业强力推进的关键所在。去年以来,汉台区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主基调,统筹推进和突出重点相互统一、改进作风和锤炼党性同步加强、严明纪律和严惩腐败共同发力,全力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为追赶超越、建设陕西强区提供了坚强保障。 

实践中,汉台区探索城市街道社区“大党委”模式,建立“六项工作机制”,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持续巩固扩大非公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成果,率先打造全市首个“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党组织。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21个,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完成47个村、社区活动阵地改造。 

如何锤炼过硬干部队伍,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去年以来,汉台区实施年轻干部“拓源强基”工程,坚持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等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落细落实“三项机制”精神,制定《实施细则》及各类配套办法,鼓励激励40人,容错纠错9人,“能下”调整6人,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通过普遍轮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全年累计轮训干部2.6万余人次,增强广大干部能力素养。严格执行任职备案、个人事项报告、离任审计、出入境审批等制度,健全“12380”举报系统,构建起风清气正的干部成长环境。 

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加大惩治力度,在党员干部心中划出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去年以来,汉台区聚焦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持续抓好中省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聚焦“三大问题”“六大纪律”,先后2轮对9个区直部门开展巡察,在全区上下营造了“激情干事,干净做人,勇于自我超越、奋力追赶超越”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支持人大依法履职,聚焦环境保护、教育发展、城市建管等重点领域,依法监督更加精准有力。加强人大代表联系,创新“一府两院”领导联系代表机制,完善“五个联系”制度,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创造便捷条件。全年办理人大建议137件,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繁荣文化市场等热点问题建言献策。支持政协依章履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政治协商,围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辖区文物古迹保护开展对口协商2次,围绕高新区建设、中小企业发展、食品安全监管等领域,开展专题视察调研7次,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协商、调研成果。加强政协提案督办,支持政协各类提案办理,全年提案办复率达100%。 

回首过往,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是为了给汉台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迈进新时代、迎接新气象、展现新作为,2018年,就让我们坚定信心、再鼓干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朝着“五区建设”和“陕西强区”宏伟目标阔步前行!(李明见 叶亚楠 张莉)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