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政协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工作侧记
□ 记者 冯倩楠
“叔叔阿姨和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吧。”
12月3日,在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第一小学,几名小学生向来访的西安市政协主席王吉德一行发出邀请。
掷出一颗玩具骰子,根据骰子显示的数字“5”,一名小学生在地上画的方格中向前走了五步。看到地上相应的格子上写着“用三个褒义词形容自己”后,他不假思索地喊道:“天真、勇敢、团结!”
“心理暗示的影响特别大。”调研中,督办组成员、西安市政协副主席邢欣有感而发。
“学校倡导的是积极心理学,就是通过参加这类游戏、活动,为孩子们埋下心理健康的种子,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让他们未来能够积极面对困境。”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第一小学校长费旭明介绍说。
2023年4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结合西安市的情况,我们提出了完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家庭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三方面建议,其中包括打造共联共享的社会心理服务信息网络、推动社区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呵护服务体系等多条具体建议。”西安市政协常委、市民进副主委高杨杰说,在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期间,民进西安市委会通过提案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当日,围绕民进西安市委会提出的第38号重点提案《关于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及相关5件提案办理情况,西安市政协开展了协商督办活动。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及部分委员、专家先后走进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第一小学、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初级中学进行实地视察,随后召开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
作为提案者代表,高杨杰在视察后欣喜地表示,两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丰富、各有特色: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第一小学以活动为抓手,通过侦探社、创作诗歌等形式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更多趣味,深受学生喜爱;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初级中学探索出家校共育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尤其是家长学校的学习模式,一周一课扎实有效。“落实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无疑是主阵地。”高杨杰说。
座谈会上,提案承办单位西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8月30日,西安市教育局等十五部门联合发布《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西安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从制度要求、重点任务、方法路径、保障措施、宣传引导等方面,对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作了全面规范和要求,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各部门职责,推动各部门同向发力、全社会共同参与。
此外,西安市卫健委、共青团西安市委等提案办理部门积极采纳委员建议,采取了在“4008960960”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专设未成年人心理援助热线接听模块、启动西安市青少年心理干预“绿色通道”等措施。
会上,参加督办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就进一步推进提案办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进入会场前,省儿童心理学会秘书长、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负责人张力刚通过“12355”服务台与公安部门联动,化解了一场青少年心理健康紧急危机事件。张力“现身说法”,对心理健康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提出建议。“比如部门之间怎么协作?指定几个联系人,明确联系规则,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协办事项,一个转介工单就能解决问题,不需要专门上会研究,也不打扰各自的日常工作。”
“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参照浙江等地经验建立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康复标准及休复学机制,规范休复学流程,学校对相关学生提供个体化的疏导干预服务,政府应设立社区心理康复学校,帮助请假休学的青少年恢复同龄人社交和社会功能,减少社会适应障碍的发生。”市政协委员、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卫晓丽建议。
市政协委员、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实验中学校长助理田建军认为,应当“前置预防,措施前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快节奏,个别文学作品渲染的超级生活水平,引起盲目攀比,使一些家长产生心理焦虑。”田建军建议,重塑社会生活观念,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家长宣讲团活动,传播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面向适龄青少年和家长,西安铁一中滨河高级中学模拟政协学生社团的同学们围绕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还通过专家访谈、社区走访、街头采访等形式了解家庭养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长远影响。社团指导老师、省青少年心理协会理事成雯向与会人员分享了社团学生的调研成果:“我和学生们建议,学校定期开设亲子情景化教育课堂,一问题一情景,让学生、家长参与进来,以增进家长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构建数字平台,定制个人专属数字人,学生可通过与数字人谈话评估思维方式与心理状态,智能分析后生成报告,提供养育方式建议发送至监护人端。”
“这批提案切中的时机非常精准。”西安市政府相关领导现场表示,各承办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吸纳政协委员、专家的意见建议,全力推进《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西安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落实落地。
王吉德指出,当前,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是党委政府重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课题,需要全社会和学校协同解决。要建立协作机制,充分发挥“12355”热线联动作用,不断提升防范和化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综合能力。要将心理健康工作融入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的优势,积极推广情景式、沉浸式、互动式心理疏导模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合力。
“以主席会议形式督办提案,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市政协对委员建议的重视,承办单位进行了清单式答复,经过深入探讨,提案办理进一步向前推进,回应关切、解决问题。”高杨杰表示,将与各位委员一起,持续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助推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