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县工作

找准结合点 答好民生卷

——石泉县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综述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4-12-16 10:11 【字体:

□ 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王玉安 记者 唐冰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政协履职成果的重要体现,是推动政协相关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石泉县政协积极探索“五个一”工作法,找准为民、惠民结合点和切入点,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权责统一、敏捷高效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新格局。

强化一个中心,确保正确政治方向。石泉县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原则要求。县政协党组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全过程,通过健全完善政协全体会议、党组会议、主席会议、通报会等制度,探索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措施,确保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今年以来,石泉县政协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156条,编报146条,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坚持一条主线,服务中心大局。石泉县政协坚持问题导向,自觉将工作置于全县发展大局中审视谋划,找准服务发展的切入点。围绕蓄势聚力、转型升级,石泉县政协聚焦“七个突破提升”专题,广泛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26篇,有效助力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同时,围绕民生惠民政策落实、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一老一小”等关键领域,征集社情民意信息35篇,收集整理48条意见建议,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此外,针对党政普遍关心、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及时调研编报关于纠治“三乱”问题、调整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加强燃气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建议27篇,为政府回应社会关注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

建好一个平台,密切联系群众。石泉县政协积极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搭建起重心向下、关口前移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平台。县政协各界人士联谊会积极探索“四共四动”工作机制,通过视察调研、报送社情民意、收集意见建议等方式,参加视察调研4项、20多人次,报送社情民意信息20余篇,为社区调解矛盾30余起。饶峰镇政协委员工作室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工作流程和机制,报送社情民意信息5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个。后柳镇政协委员工作室针对中坝作坊小镇信访问题,通过“院坝会”“敲门行动”等形式,提出《关于中坝作坊小镇相关问题处理意见建议》,有效化解了矛盾,解决了实际问题。

建强一支队伍,凝聚智慧力量。石泉县政协拓宽知情明政渠道,坚持条块融合,动员政协委员、政协专委及机关干部、联谊会会员、镇政协联络组成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各方力量,设专职社情民意信息员41人,其中骨干信息员20人。同时,加强与宣传、信息、信访等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协作,设兼职社情民意信息员17人。此外,县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针对热点、难点问题,与新闻媒体、兄弟县市信息平台合作30余次,形成了《陕西境内部分高速路段难“高速”》等社情民意信息64篇。为激发建言资政活力,县政协不定期开展委员学习培训、调研视察、协商联谊等活动,推荐选派67名委员担任社会监督员,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的听证、陪审、评议、征求意见等活动。通过定期通报信息采用情况、选树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邀请典型经验交流发言等措施,使信息员更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全县政协委员报送社情民意信息参与率达到80%以上。

健全一套机制,提高信息质效。石泉县政协健全信息汇集机制,通过“点对点”“线对线”“面对面”等多种模式,多渠道、多角度开发信息源45条。以信息员队伍为构架,建立专委(办公室)、主席会议成员、常委、委员联系部门单位、镇、委员工作室及群众制度,118名政协委员与200余名界别群众建立起线上线下常态化联系机制,使信息员上接“天线”、下接“民情”,洪军委员撰写的《国家级非遗“安康汉调二黄”传承面临困境》、吕恩锡委员撰写的《关于取消自建房办理营业执照需要房屋安全鉴定书的建议》等146条社情民意信息上报后被采用。完善研判会商制度,对党中央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部署的重点任务,以及重要舆情动态,及时会商明确重点专题信息线索24个,分析研判信息资料12次,确保报送的信息真实准确、及时高效。健全反馈评价机制。健全反映社情民意台账,下发领导批示《社情民意问题清单》《社情民意建议任务清单》《社情民意建议办理反馈清单》“三张清单”34份,明确责任、任务、时限、评价率,并通过走访、座谈、函询等方式对部门单位、企业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以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保障成果落地落实。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