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华州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侧记
□ 实习记者 韩璋 通讯员 时伟锋 记者 樊星
齐众心、汇众力、聚众智。3月18日,渭南市华州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多名委员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优化政务服务新模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等主题踊跃建言献策,展现履职担当。
激发市场活力是经济稳步增长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促进各类经营主体蓬勃成长。区政协委员蔺胜奇建议,加强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引导商贸流通连锁企业、电商头部企业向镇村延伸,推动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有效拓宽消费渠道,深入挖掘消费潜力。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构建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的有力抓手。区政协委员东妍建议,优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搭建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加强上级医院技术帮扶和资源下沉,完善医保激励政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实现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和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校园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区政协常委白奇峰建议,强化食品供应环节管理,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机制,规范加工流程,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协同监管,提升学校自身管理能力,通过加强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教育、鼓励家长参与监管、畅通投诉渠道以及常态化进行路边摊整治等方式,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如何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模式,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区政协常委秦涛建议,聚焦全链条“极简优化”、全流程“跟踪服务”、全周期“共聚合力”,通过清单管理、提前介入、独任审批、红色代办、规范服务等措施,定制针对性强、适配度高的“个性化”审批服务方案,更好地助力项目服务升级提速,助推审批监管提质增效,赋能企业发展控本增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区政协委员杨赛丽建议,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设计,保证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家校共育,紧密沟通,积极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积极构建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发展状况,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为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区政协委员王健建议,依托精细化工园区优势,抢抓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机遇,科学统筹谋划,灵活用好各级政策,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投资力度,举全区之力精心做好“精细化工”文章,走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区政协委员郑学锋建议,引进新兴涉农产业企业,发展多元化产业,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深挖产业发展潜力,出台人才引进保护和激励机制,培育壮大农村专业经济人和专业农民队伍,丰富和放活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与血脉,区政协委员王楠建议,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推动“非遗+旅游”“文创+旅游”“博物馆+旅游”“演艺+旅游”“音乐+旅游”“影视+旅游”等新旅游业态发展,拓展和延伸产业链,通过政策支持、行业规范和社会参与,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