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商洛市商州区政协委员的建言之声
□ 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解决南秦片区学子上学难问题、利用高铁“汇聚效应”促进西商融合……在近日召开的商洛市商州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委员们聚焦全区中心工作和民生关切认真履职、精准建言,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彰显了政协委员的时代风采。
2026年,商洛将正式接入高铁网,迎来属于自己的“高铁时代”。
怎样借助高铁的影响和作用,深化西商融合、助力经济发展,成为摆在商洛人面前的新课题。区政协委员寇明涛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向大会提交了《关于高铁康养新城促进西商融合的建议》的提案。
寇明涛建议,将高铁康养新城建设纳入《西商协同融合发展规划》,建立政务服务跨区域共享平台,建设智慧交通管理系统,优化综合交通枢纽集疏运体系,以高铁为依托、园区为载体,加快打造产业集聚和承接平台,发展“康养+文旅+医疗”融合业态,打造多层次产业集群。推进西商医疗“三同计划”、教育“名校+”合作,开通不动产登记“跨市通办”服务,提升便民水平。利用高铁车站所产生的“汇聚效应”,大力发展商业服务、餐饮休闲娱乐、商务办公、创意产业等,打造舒适、宜人、便捷的城市公共空间。
“南秦片区2019年规划建设了一所幼儿园,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一直没有正常开园。每到开学季,入学难问题就成了困扰当地群众的突出难题。”与寇明涛委员从大处着眼不同,区政协委员汪红军则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高铁康养新城南秦片区上学难问题上。
汪红军建议,按照“方便就近入学和盘活闲置资产”原则,积极申请将幼儿园资产划拨至商州区政府,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尽快解决幼儿入园难题。对南秦片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精准统计学位需求、实际缺口,并根据片区现有居民分布情况,优先规划建设新的中小学校,满足片区群众的教育需求。同时,将教育配套纳入南秦片区发展整体规划,确保城市发展与教育资源同步增长,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教育服务。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区政协委员张强多年来的关注点和努力方向。此次会议上,他再次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张强建议,强化政策落实和服务,建立民营经济政策落实跟踪问效机制和民营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定期开展市场准入专项检查,建立市场准入投诉和处理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搭建银行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平台,建立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制定企业管理提升指导意见和标准规范,组织开展培训,搭建交流平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出资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
“享受公平的教育是每位孩子的权利,而其前提是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聚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中放飞梦想,区政协委员管奎俊向大会提交了《有效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提案。
管奎俊建议,按照“合理整合、相对集中、分布实施、均衡发展”原则,优化校点布局,研究出台整合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的配套政策,推进农村教育布局结构改革。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施设备改造等工程,推动农村学校配套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优化教师管理机制,持续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建立农村教师流失管控制度和教师关爱机制,推动教师资源合理有序流动。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摸底排查、数据更新、强制报告、常态化帮扶以及资金保障等机制,引导鼓励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