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县工作

建言献策促发展 履职尽责惠民生

——来自延长县政协委员的建言之声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5-05-15 08:55 【字体:

□ 实习记者 白小芳 记者 贺鹏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5月13日,在延长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来自各界别的委员肩负使命,以敏锐的视角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群众体育、加强农业设施利用、推进地摊经济治理等热点话题精准建言,为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政协答卷”。

“全国统计数据显示,约有24.6%的青少年存在抑郁症状,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群体尤为突出,厌学、焦虑、社交障碍等现象较为普遍。学业压力、家庭情感缺位、网络不良影响和心理服务资源不足,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绊脚石。”县政协委员杜西荣直击青少年心理健康痛点,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通过“挫折教育”“人际交往”等专题讲座,强化心理干预;按标准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并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依托家长学校和线上平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升亲子沟通效能;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校园心理辅导室配置,提供普惠性心理咨询服务;优化课程结构,减少机械刷题,增加德育、体育和劳动实践课时,同时以心理社团、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抗压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健康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县政协委员米海霞说:“近年来,延长县通过举办多项赛事,不断激发群众运动热情,但仍面临体育资源供需失衡、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不足、专业人才短缺、资金保障不足等短板,严重制约了全县体育事业发展。”

基于此,米海霞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延长县群众体育运动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实施“空间扩容+人才强基+品牌创新”策略,加速全民健身广场和体育场设施升级,推动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错峰开放;加强与体育院校合作,定向培养引进教练人才,充实基层体育指导力量;建立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稳定增长机制,保障设施维护和赛事举办;融合黄河文化与民俗特色,打造“黄河文化体育节”等品牌活动,针对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定制“运动套餐”,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全县多处灌溉设施存在闲置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增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县政协委员刘希宏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有效利用我县灌溉设施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开展全县灌溉设施拉网式排查,建立“损坏即修、定期养护”动态管护机制;通过政策宣讲和技术培训,引导农民转变“靠天吃饭”观念,提升灌溉设施使用积极性;结合作物生长周期和气候特点,制定精细化灌溉方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发挥灌溉设施抗旱保收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牢“水根基”。

近年来,地摊经济作为城市烟火气的重要体现,在激活消费潜力、拓宽就业渠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县政协委员刘瑛琪在调研中发现,无序设摊现象突出,石油广场、西河子沟路边区域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普遍;没有地方接电供水,经营受到环境因素严重制约;环境卫生压力大,摊点垃圾随意丢弃、油污污染路面等现象频发,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大大降低了消费体验。

针对以上问题,刘瑛琪提出了《关于增设夜间摊位,进一步发挥地摊经济的建议》的提案,建议采用“划区经营+设施配套+精细管护”治理模式,在指定区域划定夜间摊位集中经营区,统一标识和管理标准,引导摊贩“定点有序”经营;增设临时用水用电接口,解决经营设施短板;增加垃圾收集设施,延长夜间保洁作业时间,落实“摊位撤场、环境清洁”责任制,让地摊经济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