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政协界别委员工作室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小记
□ 记者 满淑涵
走进“红旗·百年实践教育基地”学习交流,慰问古槐养老院长者,开展“和盲童一起看世界”活动……一张张生动鲜活的照片定格过往也砥砺成长,吸引来访者关切询问、学习借鉴。
“你们的活动主题鲜明、很有特色。”“可不可以联合起来搞活动,咱共同努力。”……6月10日,西安市政协召开界别委员工作室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观摩首站便来到位于浐灞生态区的侨联、驻西安港澳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工作室召集人王珑一边引导大家参观,一边热情回应:“我们也希望加强交流互动,进一步丰富活动载体,增进团结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根据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对加强人民政协完善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为人民政协进一步践行履职为民宗旨指明了努力方向。
建设界别委员工作室是十五届西安市政协精心部署、持续推进的创新工作。目前,23个界别委员工作室已实现市政协界别全覆盖。各界别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学习、履职、联系、联谊”四个平台作用,着力推进规范化建设、特色化履职、精准化服务,成为全市政协委员凝聚各界共识、发展协商民主、服务广大群众、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阵地。召开此次经验交流现场会,就是为了更好发挥界别委员工作室作用,促进界别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西安市政协工作指导下,界别委员工作室将来自同一界别的委员聚集在一起,为界别活动提供专门的平台、固定的场所,使之成为组织界别学习的“加油站”、开展界别履职的“主阵地”、服务界别群众的“连心桥”——
文化文史界别委员工作室成立党小组,推动党的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实现工作室建设“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经济界别第一委员工作室以“齐心绘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为主题,组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引导委员和界别群众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环境资源界别委员工作室聚焦“四个新”目标,建立学习考勤、活动记录、成果转化等制度;民族宗教界别委员工作室将委员履职活动与促进民族团结公益慈善活动相结合,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农业界别委员工作室围绕“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召开协商座谈会,提出“八大工程”建议,推动周至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
有观摩、有交流、有总结、有部署,这场经验交流现场会干货满满。
在致公友协无党派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程远讲起一件令他难忘的事:去年委员工作室举办“八个新突破”海归宣讲交流活动,原定半小时的互动环节被频频“加时”,三个小时畅谈让大家仍感意犹未尽。“西安扩大对外交流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号通过海归传递到海内外,市委统战部还将市欧美同学会知政情讲政务平台固定在我们委员工作室。”
为了完善制度机制,夯实工作运行之基,西安市政协出台了《界别委员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年度计划制定、社情民意收集、履职考核等10余项制度。此次经验交流现场会前,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委员工作室作用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重点从准确把握专委会和界别委员工作室的工作定位,明晰职责分工,密切联系协作,推动形成“专委会专业指导、工作室精准发力”的工作格局,落实履职统计和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做好服务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界别委员工作室“建用管”整体水平。
边走边问、互学互促,与会人员直呼“没看够没学够”,座谈交流环节让大家深感“解渴”。
“我们始终把资政建言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提高履职成效。”农工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王旭鹏说,立足界别特色和优势,紧扣“健康西安”和“美丽西安”建设,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赴汉中开展医养结合、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调研,赴广东开展智慧养老、长护险等重点课题调研。此外,以“界别委员+领域专家”组成课题组,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大气及噪音污染防治、污水资源化利用等开展“微调研”,17名委员提交提案38件。
工青妇、青联界别委员工作室立足界别联系广泛、贴近民生的特点,着力培育两大标志性品牌,让委员履职更有温度、更具辨识度。召集人穆兰介绍说,一个是打造“委员进企业”品牌,目前已成为委员了解产业动态、收集企业诉求的重要渠道;另一个是深化“委员做公益”品牌,“关爱祖国的花朵——公益行”活动、“残健同行手拉手”活动、“奉献爱心·助力成长”爱心捐赠活动等成为委员践行初心、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品牌化运作让公益活动从“单次行动”变为“长效机制”。
为了方便联系群众,委员工作室“长”在社区里、建在群众旁,大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履职活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很近、委员很亲。
西安市政协主席王吉德表示,做好界别委员工作室工作,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希望大家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进一步理清思路、提振精神、真抓实干,把界别委员工作室打造成为西安政协事业的亮丽名片,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