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仍需迈大步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4-08 08:38 【字体:

问题: 

省政协委员、宝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瑛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就是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就业、推动创新、扩大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但是,当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还普遍存在。 

建议: 

一是创新财政扶持机制。目前,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对企业支持方式多为无偿补助、拨款等,对企业支持力度有限、整体覆盖面较小。省上应更多的将对企业财政补贴资金改“拨”为“投”,设立和完善产业类基金支持方式,以企业优先股等方式进入,不计分红,三至五年退出,并允许政府资金有一定的亏损,通过财政投入资金中长期持续支持,引导企业项目长远发展壮大,并实现财政资金的滚动积累、良性循环。 

二是完善融资担保机制。省政府相关部门应直接出资参股地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做大机构实力,提高担保规模;引导各类融资担保机构延伸服务范围,为政府项目、涉农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加大支持军民融合、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支持配套发展设立小额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机构,强化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保障,建立多层次融资担保体系。 

三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设立专门资金,省市县共同建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通过政府部门、银行机构、保险机构三方合作,完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利用制度创新,借助市场化保险手段,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减少银行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难度,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四是拓展直接融资机制。出台针对性支持政策,协调解决重点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在税收、社保、土地、环评等方面历史问题,加快推进上市挂牌步伐。引导支持各类企业利用公司债、企业债、集合债券、银行间交易市场工具等方式筹集资金,探索通过境外上市、发行境外债等方式融资。加大省级扶持激励奖补力度,扩大省级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库,形成上市挂牌梯队,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五是健全应急转贷机制。设立专门资金,与市、县政府共同建立应急转贷基金,逐步扩大基金规模、提高覆盖面,缓解中小微企业“过桥”资金难题,支持应急转贷基金执行低水平费用标准,鼓励按照银行基准利率进行收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六是强化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压缩办理时间,简化合并办事程序,创造便捷办事通道,营造良好营商服务环境,让企业少跑路,降低企业在安全、质检、土地、规划、环境、消防、能耗、职业卫生等各种中介、评估、收费等方面综合成本。同时在机构编制、人才等方面支持市县强化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建设,切实加强互联网金融等专项整治,防止非法集资、非法交易违规信贷,政府带头强化诚信体系建设,做优金融生态环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编辑:李娟娟】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