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韩宝生委员:将汉长安城遗址区纳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范围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3-03 18:02 【字体:

韩宝生委员

□特派北京记者 唐冰 文/图

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境内的汉长安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

“得益于历朝历代和遗址区群众的倾力保护,汉长安城历经2200多年历史变迁,整体格局还是保存得较为完整。”3月3日,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宝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在占地约75平方公里的遗址区内,仅皇城遗址占地面积就有36平方公里左右。皇城遗址区内除已探明的汉代道路、沧池和东西市遗址外,经考古探明的汉代建筑和宫殿遗址就有380多处,古渭河桥遗址有5处。

“目前,汉长安城遗址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仅以西安市和陕西省对于遗址保护的财政支付力度,难以负担整个遗址区的保护。”结合调研实际,韩宝生说,“现有从国家到省上再到市上的支持,对于整个70多平方公里的遗址保护,所需资金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按照文物法规定,遗址区不能搞市政建设,这使遗址保护状况较好,但区内开发建设基本停滞,遗址区内外的群众生活、产业发展、城市形象的差距越来越大。”韩宝生认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压力。

为切实做好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2009年和2010年,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政府先后批准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09-2025)》;2011年全国第一个文物保护特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成立;2014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完成了未央宫遗址区村民搬迁、环境整治、文物保护等工作任务。韩宝生说,“虽然国家和省上共同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就保护而言仍存在完整性保护不够、保护力量不足和难以形成统筹保护局面的问题。”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说,我认为汉长安城不仅是西安的、陕西的,而更应该是国家的,甚至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遗存。”为此韩宝生建议,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公园体制的大背景下,应从制度层面入手,进一步优化汉长安城遗址管理的资金机制、配套政策和管理单位体制。同时,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主导,将汉长安城遗址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范围,并在国家既有专项资金,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中单独列支,明确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争取建成首批以文化遗产为主题资源的国家公园。此外可充分发挥汉长安城遗址“古丝绸之路决策地、发源地”优势,以遗址整体保护展示为核心,建设“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示基地”,继承弘扬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同步解决遗址区群众生产生活、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


【编辑:李娟娟】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