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创造军民融合新模式 助陕西加速追赶超越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1-31 09:57 【字体:

▲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贺增林


▲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陕西弘毅军民融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勇敢


  ▲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西安通飞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辉


“做好军民融合有助于陕西追赶超越”“陕西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军民融合上,陕西有资源、有潜力开创自己的模式……”1月26日,三名省政协委员做客“委员会客厅”,就促进陕西军民融合发展话题畅所欲言。

□记者 吴军礼 文/图

军民融合需要以市场为导向

“国家要富强,经济飞速发展还不够,国防也必须强大。”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贺增林说。本着这样的理念,17年前,贺增林就开始探索军民融合发展之路,经历了从军民结合、军民初步融合到军民科技深度融合的整个军民融合推进历程。在他看来,这条路必须以市场规则为导向。

贺增林认为,未来的战争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这需要举全国之力,以多维度、多角度的创新适应未来变化。军民科技深度融合、重构国防工业创新体系、实现寓军于民,有助于提升战时动员能力。

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西安通飞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辉说,军民融合在一战、二战时已有端倪。“寓军于民之后,战争动员能力将更强大。一战、二战时的战时动员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走向。”相同的技术,用于军、民不同领域,不仅可以提升国家安全级别,而且还能促进经济发展。

“我们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党的十九大把军民融合再次确定为国家战略,并提出要“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号召下,一大批有志于“参军”的民用企业,迎来了腾空飞跃的机会。侦察无人机、诱饵无人机、电子对抗无人机、农用无人机、气象无人机……作为航空新秀的无人机,给中小民营企业带来了“参军”的全新可能。

“航空工业过去由央企承载,现在逐步开放,以无人机为突破,给我们提供了良好契机。”已有20年“参军”经历的王辉说,“把军民融合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让我们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也让我们能更深地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情怀中。”

陕西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立足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基础,面向国防军队建设、经济科技发展、国际国内市场,全力以赴实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工程。这让贺增林信心倍增:“我们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陕西军民融合资源禀赋优越

陕西有高等学校108所,中央在陕军工企事业单位116家,各类科研机构1000多所,地方军品民口配套单位300多家,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处于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或领先地位。

“军民融合是国家安全的需要、地方发展的需要、企业发展的需要、个人有为的需要。”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陕西弘毅军民融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敢说,“但目前出现了民营企业急、社会舆论急,作为军民融合最大主力军的军工研究院所却不着急的局面。”他认为,如果各方都积极主动、迎难而上,抓好军民融合、抓好民营企业发展,陕西追赶超越进程将大幅迈进。“我觉得在军民融合领域,我们完全可以创造陕西模式。”

在讨论中,三位委员达成一致观点: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将是陕西围绕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加速追赶超越、摆正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的重要举措。陕西有资源禀赋、潜力和基础,可以探索出军民融合新模式,进而扩大推广。


【编辑:李娟娟】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