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图片报道

汇智聚力助发展 团结奋进谱新篇

——铜川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摘登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4-02-22 16:42 【字体:

        编者按

“委员们深入调查、认真研究,20篇发言涉及多个方面,谈问题、提方案、讲办法,针对性、可操作性都很强。我们要善于听取意见和建议,广开言路,改进工作,对所提意见建议,要认真采纳,积极回应。”2月21日,铜川市委书记李九红出席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委员大会发言并现场作出批示,这是连续第2次现场批示委员大会发言,充分体现了市委对市政协委员意见建议的高度重视。
  会上,来自不同界别的10名政协委员,聚焦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着眼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苹果产业发展“铜川模式”、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医共体建设,以及培育文化新业态等方面作大会发言,10名政协委员作书面交流,建言资政献良策,凝心聚力促发展。现将10篇大会发言摘登如下:

张青(1114165)-20240222163517.jpg


优化营商“软环境” 提升发展“硬实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硬基础。2023年,铜川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突破年”安排部署,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效能明显提高,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获评“2023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直在路上,张青委员代表民革铜川市委会建议:打通“数据孤岛”、破除“数据壁垒”,实现更多高频政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拓展网上办事深度,推动全市政务“一朵云”、电子政务“一张网”、政务大数据“一中心”、安全保障“一城墙”;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打好利商“组合拳”,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交地即交证”改革、“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最大程度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下大力气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政策体系,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画好亲商“同心圆”;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当好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金牌店小二”。

赵博(1114168)-20240222163548.jpg 

发挥优势 重点突破 打造苹果产业发展“铜川模式”  

苹果产业是我省农业5个千亿级产业链群之一,也是铜川市农业首位产业。铜川市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以新砧木、新品种和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三新”建园模式,该模式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可复制、易推广等特点,已被列为陕西省苹果全产业链建设典型案例,初步形成了苹果产业发展的“铜川模式”。
  为更好地发挥优势,推动“铜川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我省打造千亿级苹果产业链群作出铜川贡献,赵博委员建议:抢抓全省苹果产业“北扩西进”发展机遇,加快苹果青砧良种保护与开发利用,鼓励支持苗木繁育龙头企业建立新优品种脱毒采穗园,分区域建设二级无毒采穗圃和良种扩繁基地。加强生态示范园建设,大力推广“三新”建园模式和“三改”提升模式等绿色生态果业新模式,建成“铜川模式”先行示范区,为推广“铜川模式”树立学习观摩样板。邀请一批国内果树专家、铜川果业技能型人才开展授课和实践研学,吸纳全国各地苹果主产区人员培训学习,挖掘培养“乡土人才”“务果能手”,使我市成为苹果产业“铜川模式”的技术和人才输出地。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加强苹果产业“铜川模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打造技术人才孵化实践研学基地。

曹艳玲(1114170)-20240222163706.jpg  

培育主导产业 壮大县域经济  

近年来,铜川市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力促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为加快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科技赋能贡献率,曹艳玲委员代表民盟铜川市委会建议:深化“一县一策”,支持县域产业平台建设,支持宜君县建设农产品主产县和生态功能区,耀州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承载区、中医康养聚集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王益区建设先进陶瓷聚集区、城市“双修”“三疏”样板区、高端装备制造联动区,印台区打造工业转型创新区、农业高新区、文化旅游特色区;发挥铜川市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优势,积极承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一区三园”协同发展,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步伐;探索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跨区县流转机制,加快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力促项目落地建设。大力推进区县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强化省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和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积极开展“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清理专项整治,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王策(1114169)-20240222163536.jpg  

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特色产业、绿色生态、农耕文明、乡风民俗等衔接不够紧密,乡村旅游道路等级不高、交通不便,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滞后,旅游舒适性不够,不能很好满足游客需求,农文旅融合进程中,“脱离农业”现象较为严重,旅游产品缺少乡土特色。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王策委员代表民建铜川市委会建议:加强景区景点、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公共配套设施,提升智慧服务、农产品展销、地方特色文化展示等配套功能设施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旅游承载能力;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整治提升村容村貌,让乡村旅游更具吸引力;立足资源禀赋,促进农文旅纵深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找准文化供给和市场需求切入口,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文化传承”等新业态,释放融合发展潜力;整合规划闲置房屋和撂荒土地,将其打造为集种养、采摘、住宿、农耕研学、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凸现农文旅融合“溢出效应”。

郭春丽(1114172)-20240222163617.jpg

纵深推进医共体建设 构建诊疗服务新格局  

铜川市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为目标,把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提升人民健康福祉,群众就医获得感显著增强。调研发现,在医共体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郭春丽委员代表农工党铜川市委会建议:以创建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市为契机,大力实施基层公共卫生设施提质扩容工程,推进医共体联合病房建设,不断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基层就诊率;构建优质诊疗体系,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打通双向转诊通道,以县区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推动智慧医疗建设,扩大基层服务供给,打破信息模块和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市、区县、镇三级互联互通,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涵盖医疗服务、心电图、影像诊断等功能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实现“乡镇检查、市县诊断”的远程诊疗模式,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常态化,让优质医疗服务更多更好惠及群众。

张创升(1114171)-20240222163510.jpg

培育文化新业态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新跨越  

铜川市以“文化先行”推动铜川“一示范四高地”建设,深入挖掘红色照金、中医药康养、耀州瓷等文化资源,多措并举发展文化产业,积极促进文化惠民,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张创升委员建议:紧抓我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契机,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和文化创意街区等,不断推动文化新业态能级跃升。继续发挥“引客入铜”机制作用,探索搭建市域范围内景区场馆与旅游经营公司等协作平台,精心打造“研学游”“康养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多维度开展推介,繁荣文旅消费市场。深度挖掘铜川文化资源,以花月荟为重点,鼓励主要文旅场馆引入VR、AR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将红色照金、中医药康养、耀州瓷、宜君农民画、耀州刺绣、印台糖画等独有的文旅资源与数字技术、时尚元素、创意设计有机融合,打造独具铜川文化特色的沉浸式文旅项目,丰富游客体验感。加强与省内各大艺术设计院校、大师工作室合作,以现代科技创新国风美学,开发以耀州瓷、药王孙思邈等文旅IP为基础的文创新产品,同时将非遗与文创相结合,为传统文化艺术注入新活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南海(1114174)-20240222163435.jpg  

构建多元供给体系 打造养老服务“幸福圈”  

铜川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被确定为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调研发现,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1.63%,且老龄化呈加速趋势,养老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南海委员代表民进铜川市委会建议:构建完善兜底、普惠、多样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市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推动形成兜底养老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高端市场可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机制;持续开展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照护培训,鼓励服务企业拓展功能,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出台养老助餐服务指导意见,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共同推进“大配餐”合作机制,加快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探索医疗服务嵌入式等普惠性医养结合模式,通过日间康复、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将康复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开展数字适老化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保留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线下服务,配备智能穿戴等产品,形成“线上快响应、线下有支撑、服务零距离”的智慧养老新路径。

任晓龙(1114173)-20240222163447.jpg

以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 加大金融对科创企业支持力度  

铜川是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和陕西省首个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
  如何抢抓机遇,以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加大金融对科创企业支持力度,任晓龙委员建议:建立线上融资对接机制,加快建设铜川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对市场主体的“精准画像”,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融资可得性;探索建立科创企业政策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政策咨询服务。健全科创企业信用资质培育机制,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主体是金融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与金融机构建立良性的长期合作关系;金融机构要建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人才贷”“创新积分贷”等适应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特点的信贷产品,持续提高科技型企业融资便利性;强化企业自身“造血”能力,围绕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创新政策扶持等激励方式,鼓励企业做好科技创新规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李景群(1114164)-20240222163716.jpg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铜川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突出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城市数字化治理步伐,初步形成了从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制备、设计研发到产品的检测、封装及芯片集成应用五大产业链,耀州区(新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
  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李景群委员建议:设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聚焦破解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扭住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提升数字经济基础研究能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打造高质量的国家级、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示范园、示范平台。抢抓国家中小城市云网融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机遇,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挥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作用,围绕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光电芯片等我市优势产业基础,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探索跨区域间的创新协作机制,不断优化与周边市县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让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更加快捷高效,充分释放“数实融合”潜力。

宋洁(1114163)-20240222163458.jpg

聚力药王中医药文化品牌 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  

药王山被命名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中医药养生文化研学游基地,“药王山庙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六届,省内外影响力持续扩大,但在聚力药王中医药文化品牌,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方面还存在不足。
  为此,宋洁委员建议:充分发挥药王故里独特品牌优势,科学编制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规划,引导文旅康养产业与中医药产业“嵌入式”联动发展。聚力“孙思邈”独有文化IP,深度挖掘药王中医药文化内涵,支持现有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深入挖掘药王孙思邈《千金方》医学资源,围绕宜君党参、耀州黄芩等地理标识产品,建立中药材产业化加工基地,带动适生中药材就地加工。依托药王中医药文化品牌,引进一批文旅康养相关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旅康养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更多链上企业发展壮大,形成集原材料加工、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推动形成更大的产业聚集效应。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