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政协2024年履职亮点回眸
2024年,榆林市政协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政协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去谋划推进,全年工作硕果累累、亮点纷呈,奋力书写了为民履职“亮丽答卷”“满意答卷”,为榆林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一年来,榆林市政协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主动把自身工作融入市委全局工作谋划推进,坚持年度协商计划“党委审题、政府荐题、政协领题”,做到“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引领广大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和机关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力量。全年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机关集体学习24次、各党支部专题学习30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2期。认真完成党纪学习教育规定动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政协委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在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和考察调研、集中学习培训等活动中均设立临时党支部,实现“两个全覆盖”。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包抓项目和联系企业要求,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不定期深入包抓重点建设项目和“五上”企业一线,协调解决制约项目建设、影响企业发展的堵点问题,助力项目顺利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发挥协商机构职能
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一年来,榆林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专门学校建设”分别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提出27条意见建议。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体系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等,组织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专家协商6次,提交协商报告7篇。围绕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建设、特色文史资料工作、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落实、体育经济发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后疫情时代加强传染病医疗机构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等10个课题,深入开展专项调研,形成20余篇专题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了有力参考。其中,《关于榆林市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等5篇报告被市政府分管领导批示落实。围绕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金融助推中小企业发展、湿地保护开发情况、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职普融合发展等18个议题开展协商式民主监督,进一步增进团结、促进合作、助推落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任务,建立“多方征题、委员荐题、党委审题、政协领题”的机制,各专委会按照“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的思路,重点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加强传染病医疗机构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10余个课题,组织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方位、多渠道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了情况底数、找准了问题症结,做到了各专委会调查研究与党委政府的着力点、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和广大委员的关切点有机融合。
践行为民履职使命
做界别群众贴心人
一年来,榆林市政协聚焦民生关切,组织委员针对民生领域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助推民生改善。五届三次全会以来,征集提案615件,审查立案470件,立案率76%。优选26件列为重点提案,交由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督办。创新提出“双一号”提案,切实发挥“头雁效应”,市委书记督办的《关于促进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提案》和市长督办的《关于加快发展低空经济 打造全市经济新增长极的提案》均取得显著成效,全年提案办复率、委员满意率均达100%。全年共征集社情民意信息1125篇,报送省政协279篇,以《协商建言》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158篇。其中,民建榆林市委会反映的《基本农田的划定应依法依规》、市政协经济委反映的《关于加大工业固废在交通领域资源化利用的建议》得到省委书记赵一德批示。充分发挥委员工作室“一线”作用,全年28个市级委员工作室举办各类“微协商”活动60多次,解决群众难题20个,办实事好事60件。各界爱心济困协会书写人间大爱,创新推出“榆你在一起”爱心工作品牌,全年筹集180多万元开展爱心助学、助医、助工、助残等活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政协爱心之路。
广泛凝聚思想共识
汇聚各界奋进力量
一年来,榆林市政协积极支持和保障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与政协履职活动,优先安排发表意见建议。全年市级各民主党派提交大会发言15篇、提案125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80件,参与调研视察10次,形成团结合作的良好局面。积极发挥文史工作团结育人作用,组织实施《榆林历史文化丛书》及系列文史资料的编纂工作,丛书中的《贞石铭史》《山歌野舞》以及《塞上丹心——走进榆林的他乡人(上中下)》《品墨李棠》《品墨雪樵》等7本文史资料已出版;《榆林党政军机构及领导人名录》等3本内部资料已交付印刷;《榆林市镇村风貌图典》已进入整理、审核阶段。积极发出政协好声音,在中省市等新闻媒体刊发有关市政协工作的宣传新闻稿件1500多篇(次),与市传媒中心联合开办“政协工作巡礼”“各界之声”等专题栏目,编印《榆林政协》12期,启动“榆林政协”网站升级改造,编发各类新闻宣传报道389篇;全力抓好“榆林政协”微信公众号,全年点击量达到36.6万次。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成功组织开展榆林-荆门、榆林-安康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摄影交流展,达到互学互鉴、共促发展的良好效果。
着力抓好队伍建设
持续提升能力水平
一年来,榆林市政协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增强履职实效的重要抓手,扭住“两支队伍”建设不放松,先后组织开展全市政协委员、政协系统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各1次。健全完善《公务接待工作制度》《机关集体学习制度》《请销假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促进机关工作提质增效。营造协商文化氛围,高质量承办“2024年陕西省政协系统(机关)乒乓球、羽毛球友谊赛”,隆重举办市政协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文化联谊活动,组织开展“一心跟党走,共绘同心圆”、迎“七一”、“重走陕北革命路,忠诚担当记心中”等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全市政协系统首届干部职工运动会,在所联系社区开展“你我一起 志愿同行”主题活动,三八妇女节插花诵读活动有声有色,这些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干劲。与此同时,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机关干部队伍的能力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榆林市政协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政协的精心指导下,聚焦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好发挥“专”的优势、提升“商”的质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形成更多实之有效、行之有用的协商成果,为榆林高质量发展凝聚广泛共识、营造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