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德超
六月的西安,骄阳似火。好在六月初的第一个周五晚上来了一场及时雨,炎热感迅速缓解。为了不辜负这难得的夏日凉爽,几个球友相约周六上午打球,早上九点多开始,七个球友随机组队比试,凉风和汗水合奏了一曲“运动之美”交响乐。时间过得很快,几场畅快淋漓的比赛下来,转眼就到了下午一点,但有人意犹未尽,还想继续。这时有球友提议:现在天气转阴,适合爬山,何不转换一下运动形式,去爬爬雨后的秦岭,顺便洗洗肺?一呼众应,大伙儿收拾好装备,在运动场边的店铺吃了一碗泡馍,合乘一辆商务车,朝秦岭腹地奔驰而去。
秦岭那么大,该到哪里去看看?一行人中的大哥酷爱运动,各种球类、爬山徒步、旅游摄影,甚至马拉松都有涉猎,他介绍说自己曾去过一个古寨,特别适合雨后拍摄光影变幻,而且游人不多,是一个可以静品美景的好地方,大家一致赞同去看看。有人戏称,我们也学学拏云少年,来次追光之旅。在欢声笑语中,七人经过约两小时的山路,驱车来到了古寨,在下面的停车场,特地翻转电子手表查看了一下,海拔1000米出头。伙伴们停车换衣、备水整鞋,拾级而上,约半小时,就到了古寨之巅。说是古寨,其实是这些年当地为发展旅游打造景点而围成的小石圈。登上石墙,极目远眺,一座座山峰“漂浮”在厚厚的云层之上,似乎是点缀在大海中的一众小岛,任凭沧海横流,我自岿然挺立。实测此处海拔1300米左右,与周边山峰相比,不算高,但或许正是它所处地理位置优越,看到了更有层次的景象:
云层似铅灰色的海,在山谷间翻涌;山色似泼墨的画,在天地间延展;光影似游走的银龙,忽而穿云破雾,忽而湮没于峰峦之间。这云、这山、这光,为嶙峋的山脊勾勒出冷峻的轮廓,为幽深的沟壑盖一床温暖的棉被,为黛绿的林梢披上轻柔的羽衣。起伏的山峦成了被擦去高光的胶片,而光影,成了静谧胜景的显影液。或许这就是阴天看秦岭群山的魅力所在。
本着不走回头路的想法,大伙儿顺着石子路从寨子另一侧下山,不承想别有洞天,这条路通向几个依次渐高的山头,回头看时,雨后的寨子好像涂抹了一层凝脂,有小巧、水润之感。这时,同行的小弟指着石子路旁的树丛乐道:“你们看,那些红色的小果子是野樱桃,挺好吃的,要不尝尝?”他迫不及待地从树丛中拉过来一枝,又怕伤着树干,小心翼翼地摘下些许带着晶莹水珠的小红果,分给大家。我一粒一粒放入口中,一种清爽的甜味混合淡淡的酸味瞬间充盈口腔,沁人心脾,忍不住又采摘了几颗,第一次吃野樱桃,很解馋。同伴中有人脱口而出“甜甜的、酸酸的,有营养,味道好极了!”大家会心一笑。不知不觉走到第四个山头时,有同伴建议运动量够大了,不如就此下去,可不四四如意?大哥却指着前方鼓励大家,登得越高,风景越好,一咬牙就到了。于是一行人鼓足干劲,登至山巅。最高峰海拔1435米,此时云层渐渐散去,豁然开朗起来。近观半山腰的云彩,变幻成了一团一团的棉絮、一队一队的绵羊、一群一群的精灵,让人目不暇接。往下看,水彩画一样的村庄透过云层映入眼帘,如仙境一般。远眺群山,山色空蒙,青翠的山峦时而直插云端,时而藏入云海,时而一览无余,让人惊叹!在最高峰,当地村民热情地讲解着雨后的特色美景,感受到这一带融于自然美的淳朴民风。
下得山来,已是六点钟了,大伙做好返程准备。这时,大哥提议:“根据以往经验,过一会儿天气会彻底晴朗,有机会看到落日,要不我们去一个更合适的山上欣赏!”众人赞同,于是抓紧上车,大哥亲自驱车,经过一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最高峰海拔1600多米。这是一处收费的景点,赶紧买票进山。刚到半山腰,一团红日刺破云层,照进车内。摄影经验丰富的大哥赶紧停车,让大家尽情拍照,还不时催促大家:“抓紧一点,7点半后太阳就要落山了。”又经过约一刻钟车程,到达山顶附近,大哥快速停好车,大家鱼贯而出,登上观景亭,一轮红日恰好映红了周边的云彩,在远处的山头露出它灿烂的笑脸,此时刚好7点32分。大家顾不得慢慢欣赏,纷纷拿起手机,咔咔嚓嚓一通拍摄,定格这美景……经验丰富的大哥建议大家趁太阳彻底落山前,登上更高的亭子,于是一行人狂奔至目的地。此时太阳已湮没在另一个山头之下,但余晖还是染红了天边的云彩,但见:
云层如燃烧的绸缎,在天际翻卷;山色如褪色的青铜,在暮色里沉静;光影如迟疑的刻刀,在峰棱上犹疑,于深谷中停驻,唯余一线余温。渐行渐远的晚霞,似迟归的旅人,在山脊间跋涉,那一团将熄的火焰,在云隙间点一盏将残的灯,在林梢上涂一笔将淡的墨——于是,整座山成了正在合上的书卷,而光影是最后那个不肯合拢的句点。
赞叹声、欢笑声、鸟鸣声……奏响了这一刻最美的乐章。
从进入景区到天黑,短短半小时,我们看到了太阳从云海边、群山外迅速撤离的景象,云和山、光和影、人和自然在此间达成奇妙的同频共振,让人感受到天地之玄妙、光影之奇妙、身心之舒畅。
已是夜深人静了,几人就近住在山上小客栈,以便明天看朝阳之光。刚好晚上有球赛转播,于是几个不知疲倦的球友共观球赛、共赏照片、共论奇景。其中一位兄弟展示一张他拍摄的照片,在太阳的右下方,云雾缭绕,隐约可见观音菩萨手持净瓶,侧身朝向太阳,甚为难得,赢得大伙一片赞誉。
听当地人讲,雨后的清晨云层厚,很难看到日出,于是第二天大都睡到了自然醒,唯有大哥和小弟追光热情不减,于凌晨五点就到山顶守日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拍了许多奇幻照片,虽不见太阳本尊,却把云层透出的光芒拍得绚丽壮观。众人则在早饭后一起登山顶观日出云散的美景,只见:
山色是苏醒的睡美人,迎着天光的一侧温润如玉,背光的沟壑里却还凝结着昨夜的羞涩青丝;而云——先是靛青色的残夜碎片,继而被朝霞染作葡萄紫,再褪作鱼肚白,最终熔作流动的蜜色,连最倔强的山的背面也被浸染成暖茶色……最妙的是那光影的呼吸:它先在松针的间隙里漏下碎金,又在溪涧的雾散处点染飞白,甚至在最顽固的岩石阴影里,也爬满了流动的金色光斑。
好一个令人盘桓不止、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
回顾这个难忘的周末,是追光,也是追逐生命真谛的旅程。正如一位同伴所说:“大哥的生活,就是我的梦想。”大哥是一个热爱生活、兴趣广泛、不怕劳累的人,虽然已年近花甲,但他对生活的热情,点亮了自己,也点亮了他人。其他几人,也都是随心随性的秉性,爱好运动,热情开朗,这给我很大启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方法是最靓的能力,坚持是最强的动力。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大家能做到一呼百应去追光;这次追光之旅,我们错峰出行,所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我们反“游者众”之路而行,看到了异样的精彩;我们七人中,三人已年过半百,若不坚持运动,连续打球爬山,恐怕吃不消,唯有坚持,才能触摸最美的风景。惟愿:
多些兴趣,多些运动,让生命在自由的天地里绽放;
放下忙碌,放下烦恼,让假日成为充电的能量场;
放飞心情,放飞梦想,让心灵接受大自然的洗礼。
有张有弛,有忙有闲,有动有静,可能才是生活本来的模样。不由得浮现出一首小诗:
《雨后观山》
雨润千嶂翠,风裁万柳斜。
林泉皆可醉,坐老一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