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史春秋

蒲松龄是如何“脱贫”的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9-18 11:02 【字体:

付振双

蒲松龄19岁时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秀才,受到山东学政施闰章赞誉。怎奈之后科考不顺,可以说是极不得志,至46岁时方被补为廪膳生,72岁时被补为贡生。可见,其求官入仕之路未通,“皇粮”始终没能吃上。蒲松龄共有四子一女,负担不轻。为维持生计,除了妻子拾掇田地、蓄养家禽外,吃喝全靠他做幕僚和教书所得维持。

31岁那年,蒲松龄应任江苏宝应知县的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次年秋,辞幕返里。33岁时,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后应乡试,仍不中。一边工作,一边考试,成了他的常态。或许是对薪水问题不满意,设馆教书后的他,一直未实现安稳,还免不了发些牢骚。在《闹馆》中,他讲到自己的薪水,一年四千文钱,也就是四吊钱。至于购买力如何,反正没让蒲松龄实现脱贫的梦想。另外,工钱只发铜钱,想换成白银,还得交20%的手续费。

蒲松龄教书教得一肚子怒火,在《塾师四苦》里这样感叹:“人言教书乐,我道教书苦。”不过幸运的是在熬过一段苦日子之后,40岁那年,他终于碰上了一个富朋友——毕际有。这人是蒲松龄的老乡、清朝的地方知府,其父是明朝的户部尚书毕自严。自从进了毕府,蒲松龄的运气来了,至少伙食改善了, “骨横斜其满地,汁淋漓以沾裳”。在毕家,蒲松龄一待就是30年。

蒲松龄在毕家是忙碌的,不止于教授子弟。毕际有喜欢附庸风雅,结交诗人墨客,笔墨往来不绝。恰巧蒲松龄学识深厚,读书万卷,文章一流,于是,毕家贺吊往来的应酬文字,便由他捉刀代笔。蒲松龄一生中留下来的文章,有不少是代毕际有写作的。毕家社交活动频繁,而每有缙绅名流来访、当地官员拜会,往往都会邀蒲松龄参与,毕际有得以省去一些俗务。

有时,蒲松龄还会受毕家之托,到县衙说项、打点。如与蒲松龄一起在毕家做西宾的王宪侯,被淄川知县张嵋任命为乡约,但王宪侯不愿履职,请求毕际有出面说合。毕际有就委托蒲松龄以自己的名义,向张知县写了一封信,替王氏推却职务。

蒲松龄在毕家任西宾,虽说是寄人篱下,但由于馆东毕际有待他一向宽厚,除聘金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资助,如纸墨灯火等,这对家境贫寒的蒲松龄来说,也算是不小的帮助了。

在毕家工作9年后,49岁的蒲松龄经过惨淡经营,终于给自家建起了一栋窄小的房子,此时的他,也总算是“脱贫”了。

点评:蒲松龄一生潦倒,功名不成,始终没有金榜题名,与其文学史上的盛名相比,不免叫人扼腕叹息。好在他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教课、做幕,后来还有贵人相助,起码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能悠游乡里,比“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曹雪芹强多了。 

【编辑:李娟娟】

来源:各界文史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