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史春秋

宋朝士大夫也为房租犯难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9-18 11:02 【字体:

吴钩

当下一线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绝大多数工薪阶层都买不起,要么按揭,要么租住,有的当房奴,有的做蚁族……这样的情形同样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

北宋士大夫王禹偁在他的《小畜集》中曾写道:“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熏戚世家,居无隙地。”意思是说京城房价非常高,寸土寸金,如果不是皇亲国戚或者世家大族,在这座城市里你很难拥有一席之地。

宋仁宗时期,有一位叫作章伯镇的学者型官员,跟欧阳修、司马光等学术界大腕都有往来,当过翰林学士,学术身份有点像今天的大学校长、社科院研究员,总而言之,是一名体制内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也为交房租犯愁,发牢骚说:“任京有两般日月:望月初,请料钱,觉日月长;到月终,供房钱,觉日月短。”料钱,即月俸;房钱,即房租。按宋人习惯,官员薪俸在月初发放,在等发工资的日子,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好慢;房租则是在月底缴纳,交房租的时候,又觉得时间过得好快。

士大夫按说在当时已经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中龙凤了,尚且会为房租犯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无非两个:

第一,薪水微薄。宋朝官员的工资收入,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职田租金、公用钱(办公经费)、给券(差旅费),看起来似乎很不错。现在许多人也都说宋朝官员俸禄太丰厚,甚至还有人言之凿凿地称宋朝实行“高薪养廉”之策,其实这是今人的想当然。

平心而论,唐宋时期的官员俸禄确实要比明清时期的优厚,但真正能够领到高薪的只是政府高层,比如宋朝的宰相、副宰相,月薪为300贯(不含其他津贴),按购买力折算,大约相当于今日的15万元。而广大中下层官员的薪水并没有这么高,王安石曾在宋仁宗嘉祐年间上书皇帝,建议给中下层官员加薪,因为小州县官员的月薪才七八贯钱,折算成人民币,也就三四千元的样子,就这点工资收入,肯定付不起太高的房租。

第二个原因就是北宋京城的楼价与房租都非常高,当时京城一套豪宅少说也要上万贯,一户普通人家的住房,叫价1300贯。显然,寻常人家都买不起房子,只好租房居住。但房租也不便宜啊,一般的住宅租赁价,每月至少也要几贯钱。

宋仁宗皇祐年间,有一个叫做苏颂的下层文官曾给自己算过一笔账:“月俸共十七钱,赁宅养马已费三之一。”他每个月的月俸中三分之一用于供房、养马,当时养一匹马的费用大约每月两贯钱,那么住房月租金大概需要三四贯钱。苏颂的月工资已经不少,如果他每个月的俸禄也仅是普通下层官员的七八贯钱的话,就意味着他每个月的房租就要占据工资的三分之一,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也是可以想象的。

点评:贵为北宋三朝贤相的韩琦曾说:“自来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舍宇居止,比比皆是。”连宰相都是租房一族,朱熹考证说:“且如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所以当下的年轻人如果暂时买不起房,其实也不打紧,毕竟宋朝的宰相也都是租房子住呀。

【编辑:李娟娟】

来源:各界文史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