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史春秋

林冲:一个中产阶级梦的破灭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7-05 08:57 【字体:

■茅十七

很多人看完《水浒传》后都会对林冲产生窝囊、糊涂的印象,比如他在面对押送公差的不良意图时毫无觉察;在野猪林中,放任公差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泪如雨下;牢城营里,面对差拨索贿时的大骂,林冲连头都不敢抬;在上梁山前,林冲有两次身上都带了解腕尖刀寻仇,一次是发现陆谦把老婆骗到高衙内处,一次是听李小二说陆谦等人来到沧州,然而这两次的结果都是几天没找到人,自己“心下慢了”……

为什么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会有如此表现呢?这恐怕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书中可以看到,林冲的父亲林提辖、岳父张教头都生活在东京,由此不难推想他的人生轨迹:作为干部家庭子弟,前半生基本都在首都,通过专心钻研业务(武艺),成为了单位的技术干部(禁军教头),娶了门当户对的漂亮妻子,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有使女,能拿出大笔现金买宝刀)。这样的人在今天,绝对算得上是城市中产阶级。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理解林冲上梁山前的谨慎、软弱与不够敏锐。

在林冲的前半生中,很少会遇到真正凶险的环境,基本没有进行过你死我活的斗争。比较而言,武松是从小喝酒打架的古惑仔,鲁达的工作单位在陕西渭州经略府,在当时,陕西是北宋抵抗西夏的前线重镇,常年进行敌我斗争,作为一线军官,鲁达应该经历过血与火的历练。在这三人中,只有林冲虽然是军事干部,但一直在大城市中过着安定的生活,加上靠业务能力吃饭的人没那么多心机,所以他对隐藏的危险并不敏感,在一时的愤怒平息后,寻仇之心也会渐渐“慢了”。

林冲在被陷害后的种种表现,不一定是蠢,更有可能是遭遇人生剧变后的无所适从,是一个缺乏斗争经验的人从文明世界坠入野蛮丛林后的不适应。和其他好汉比较,林冲和现代都市人更像,扪心自问,假如我们在遭遇林冲那样的极端变故后,又有谁会比他做得更好呢?

点评: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冲身上体现出的是一个中产阶级梦的破灭。金圣叹说过,水浒之所以会在好汉们出场之前先写高俅发迹,正是为了说明“乱自上作”。而作为被高俅直接迫害的人之一,林冲的故事说明了,在那样的环境中,所谓的“中产阶级梦”,是那么的脆弱,一击即碎。

【编辑:李娟娟】

来源:各界文史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