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新篇章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陕西考察,为陕西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赋予我们“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的新定位、新使命,给全省上下以极强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奋斗感召。一年来,在中共陕西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协十三届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历次全会部署,团结带领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实现了省十三届政协工作良好开局。
聚焦开展主题教育,理论武装实现新提升
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具体落实到人民政协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通过开展新任委员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宣传宣讲,组织广大委员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目标上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专门召开常委会议,邀请省委书记赵一德同志作专题辅导,作出学习贯彻决定,引导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从政治上看、政治上学、政治上悟,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智慧和力量。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完善“第一议题”制度,着力在学出政治忠诚、学出责任担当、学出优良作风上下功夫,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政协实际,加强问题整改,有力提高了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聚焦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共识形成新格局
把凝聚共识作为更重要的履职成果,切实担当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把准引领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及时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传达中共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重要部署,召开省政府省政协领导联席会议分析形势、提振信心,把各界人士的思想统一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开展“三个年”活动、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等中心工作上来。突出引领重点。充分发挥政协统战组织功能,优先安排党派、团体进行大会发言、参加联合调研,组织开展“加强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界别协商,邀请港区省级政协委员来陕考察,邀请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列席政协会议、开展调研协商,把各族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有效汇聚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实践上来。拓展引领渠道。以“凝心聚力谱新篇,感恩奋进做示范”为主题,举办全省政协系统“9·21委员活动日”,开展活动3211场次;召开全省政协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建好建强政协全媒体宣传矩阵,“陕西政协”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居全国地方政协前三名;建成省政协文史馆并向社会开放,精心编撰“三亲”史料;发挥各界爱心济困协会作用,帮扶困难群众2309名。通过各种形式,凝聚团结力量,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形成合奏。
聚焦谱写陕西新篇,协商议政彰显新成效
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四个着力”等重要要求,精准“识谱”、找准“声部”,围绕中心奏好“协奏曲”、服务大局唱好“大合唱”。大兴调查研究,夯实协商基础。把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作为开年第一课题,由主席、副主席带队深入49个县(区)开展集中调研,调研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全年共组织调研110次,形成报告81篇,省级领导同志批示68次。精准建言资政,提高协商质量。围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召开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就做大做强文旅龙头企业、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和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等分别提出意见建议。围绕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等议题,组织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专家协商、立法协商17次,提交协商报告13篇。深入开展提案办理协商,立案提案744件,多数意见建议被吸纳到相关规划计划、重大决策和实际工作中。强化民主监督,增强协商实效。围绕提升干部作风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从服务水平、政企沟通、部门联动等方面,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围绕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就加强重点领域治理、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建议。围绕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常委视察,就完善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机制形成具体意见。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规范报送、审核程序,编发的235篇信息有121篇得到省级领导同志批示。
聚焦制度机制创新,专门协商机构建设迈出新步伐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关于政协工作的重大部署,及时跟进全国政协制度创新,制定修订重点制度20项,全省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并严格落实视察考察调研组织协调办法,对调研人员、规模、频次等作出规范,有效减轻基层负担、提升调研质量;建立调研成果分享会机制,主席会议开展调研分享7次,交流调研成果17项。制定“秦商量”平台使用管理办法,加大推广使用力度,市县政协组织覆盖率超过80%。制定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联合省纪委监委出台省级纪检监察监督与政协民主监督贯通协调若干措施,有力推动了各级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开展。制定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和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工作办法,形成党内到党外、常委到委员、委员到群众的多层联系格局,走访联谊、谈心谈话等工作更加经常有效。制定委员工作室分类建设和制度化运行指导意见,召开经验交流会,加强规范化建设。制定加强和改进专门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各专门委员会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显著增强,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聚焦破解“两个薄弱”,市县政协工作焕发新活力
坚持创新机制比增设机构更重要、激发活力比增加人员更重要,召开市县政协工作现场会,落实省委部署开展专项督查,着力在提振精神、创新机制、提升素质、改进作风上下功夫,市县政协工作呈现新气象、新变化。精神状态焕然一新。铜川市政协开展机关干部写作能力“大练兵”,有效破除“二线思维”,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咸阳市政协通过举办“委员讲堂”“机关讲堂”,推动委员、干部登台竞技;商洛市政协推行委员学习组、工作组“双组制”管理,有效激发委员履职热情;榆林市政协制定政协委员退出和暂停履职的若干规定,推动解决委员“重进轻退”和“进易退难”的问题。履职成效显著增强。西安市政协扎实开展“保护祖脉秦岭政协委员在行动”活动,动员四级政协万名委员带头当好秦岭卫士,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宝鸡市政协依托“秦商量”开展网络议政30多次,有效解决30多件民生热点问题;渭南市政协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把联系群众的触角延伸到镇(街道)、村(社区)。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安康市政协创新开展委员工作室“一室一品一特色”行动,推动行业、园区、区域各类工作室竞相发力;延安市政协深入开展民主评议,积极探索民主监督新形式;汉中市政协积极打造“零差错、优服务、强履职”党建品牌,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宁陕县政协建立微课堂、微论坛、微协商、微建议、微服务“五微体系”;秦都区政协探索基层履职“1+3”新模式。我省以新思路有效破解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的做法被全国政协办公厅转发。
聚焦能力作风建设,“两支队伍”展现新风貌
坚持以学习提能力、以严管改作风,推动“两支队伍”更好担当使命职责。强化党组表率作用。省政协党组制定并严格落实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自觉做“绝对忠诚、勤学善思、求真务实、改进作风”的表率。班子成员带头开展调查研究、走访委员和界别群众、化解信访积案,为全体委员和干部作出示范。强化委员主体作用。深入落实“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要求,持续抓好委员日常学习,引导委员守纪律首先要守政治纪律、讲规矩首先要讲政治规矩、重品行首先要重政治品行,扎实练好履职“内功”。加强委员履职管理和考评,举行委员履职经验分享会,表彰优秀省政协委员58名,撤销委员资格2人。强化机关保障作用。全面落实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部署要求,修订加强省政协机关管理工作的意见,完善省政协重大事项、重点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工作机制,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统筹推动机关优化服务、提升能力、改进作风,机关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导向更加鲜明
2024年工作安排
强化理论武装,在凝心铸魂上下真功、求实效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着力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做到思想统一、政治统一、行动统一。要推动入心入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精读深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定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把握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上融会贯通,把对“两个确立”的深刻领悟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要创新方式方法。改进政协党组理论学习方式,联系实际开展交流研讨,推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持续深入读总书记的书、悟总书记的思想,努力提高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扎实办好政协讲堂,深入开展宣传宣讲,着力加强理论阐释,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加彰显直抵人心的力量。要确保见行见效。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立场观点方法,努力将其转化为做好政协工作、团结各界群众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进一步明确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推动广大委员真正明白“我是谁”“为了谁”,牢记政治身份和政治责任,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精准建言资政,在服务发展上下真功、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