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刘勇
全国工商联常委
省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省工商联副主席
西安建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陕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奋力追赶,敢于超越,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殷切期望、给予奋斗感召,激励我们发扬“赳赳老秦、励精图治”的那股子“拧劲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
陕西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秦商的振兴。秦商也被称为“西秦大贾”或“关秦商人”,是陕西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纽带,自古就靠着这股“拧劲儿”誉满天下,以“厚德重道、勇毅精进、融创实干、义利报国”的秦商精神和“人硬、货硬、话硬”的秦商品格,开拓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茶马古道和盐马古道、古丝绸之路等,创造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融合的盛世图景。如今秦商正以现代商协会的新形象再次异军突起,截至2023年我省共登记商协会等社会团体3.1万余家,其中全省性商协会近600家,已形成一支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2023年9月,我省召开了全球秦商大会,来自海内外秦商精英齐聚一堂,共谋发展大计。但由于多种因素,我们在纵向历史上与老秦商相形见绌,在横向发展中与浙商、粤商和闽商拉开了一定差距,仍面临“舞台”不够大、“拧劲儿”不够足、“体能”不够强等困境。秦商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是十三朝古都厚重历史文化熏陶出来的,是先辈们奔走天涯奋斗出来的,是无价之宝,是精神支柱,必须古为今用、弘扬光大。我们要铆足劲传承和发扬秦商精神,打造秦商平台,叫响秦商品牌,重塑秦商形象,在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中再创辉煌!
一、传承秦商精神,提振信心鼓干劲。坚定文化自信,挖掘秦商精神的时代价值,发挥其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心剂”功效。建议由省工商联牵头,设立秦商精神研究机构,建立秦商博物馆,创办《秦商》杂志,大力弘扬秦商精神,塑造敢闯敢拼、勇于超越、追求卓越的秦商形象。开辟年轻企业家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设立“三秦新生代企业家精英榜”,评选表彰奖励优秀新生代企业家。推行老中青三代“双向”结对传帮带,培养一批像北京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伦那样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秦商代表,形成秦商耆英、中流砥柱与新锐英才三代的传承格局,促使秦商人才辈出,擦亮秦商金字招牌。
二、打造秦商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依托陕建、隆基、比亚迪等在各领域拥有显著成绩的大型企业,整合陕酒、陕菜、陕饼等“陕字号”特色资源,宣传西凤酒、肉夹馍和心特软等特色产品,打造新秦商品牌形象,重振秦商风采,引领产业链发展新高地。突出“头部效应”,聚焦我省经济发展新趋势,向万亿级产业集群发起攻势,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务实推进秦商持久长远发展。
三、激发秦商潜能,勇担责任促发展。加强对秦商组织的政治指引、政策支持,引导其以高站位、大格局顾全政府、社会和会员的共同最大利益,自觉担当历史使命,担负社会责任,切实把总书记的殷切关怀转化为强大奋进力量。将商协会视为我省对外开放发展的重要“窗口”,充分利用商协会对行业发展洞察深入和可利用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其成为对外联络的前哨和编外招商机构,不断扩大秦商“朋友圈”,形成招商引资引智新动力。搭建广大秦商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平台,做好信息的精细化传递,完善“一次办好”“一站办结”等业务体系,塑造“重商、亲商、育商”的陕西新形象。
四、凝聚秦商力量,主动融入大格局。对秦商的定义应开放扩展,凡是在陕西投资兴业、与陕西结缘结亲、为陕西发展贡献的海内外企业家朋友都可称为秦商。发挥秦商联络海内外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走出去,融入我国开放大格局,借助秦创原、丝博会、长安号前沿平台和载体,将力量紧紧汇集在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文化旅游、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培育等产业发展“刀刃”上。做强做深发展大平台,结合“一带一路”纵深跃进、东部产业转移以及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新开放格局,推动秦商军团加速向全国拓展、向“一带一路”进军、向国际迈进,促使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秦商力量涓流渭河、丰润三秦!
(摄影:各界导报记者 杜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