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陕西省委员会: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业 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4-01-27 16:20:21 【字体:

2、宋杨。-记者-杜静波-摄(1092614)-20240127155844.jpg

发言人:宋杨

民建中央委员

省政协常委

民建省委会秘书长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坚持制造业为本、实体经济为重,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全省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航空产业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隆基绿能光伏组建产量全国市场占有率达20%,秦川机床数控磨齿机、螺杆磨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二期等项目投资大进度快,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不断赋能。

  但是与先进省份相比,陕西装备制造领域千亿级企业仅2家、百亿级企业15家,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大企业数量都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数字化装备应用比例、生产过程信息系统的覆盖率和设备的工业联网率较低,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二是配套企业分布较散,工业园区相关配套产业聚集度不高,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为此,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地。依托航空航天、电力装备、数控机床、卫星及应用、光伏等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明确陕西在这五大领域的战略任务和路径,形成以创新引领、智能高效、绿色低碳为核心特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体系。深化省内航空航天领域合作,推动“航天研发+阎良制造”“西安研发+汉中制造”,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落地,打造世界级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差异化推动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资讯、研发、服务、营销平台和机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创设国际标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和服务体系。

  二、积聚创新资源,激活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利用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契机,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在陕西设立航空航天、光电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和高水平的成果转化中心,支持在西安布局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化工业软件等方面研究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解决一批“卡脖子”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积极培育科技型领军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参与政府部门政策编制和科技发展规划,参与技术创新决策。搭建高端技术创新研究平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组织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推动企业向全流程、多领域智能协同运营转型。

  三、深化协同发展,高水平谋划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支持央企与陕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在数控机床、输变电、民用无人机、增材制造等领域融通创新、协同发展。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产业配套能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对产业园区外企业的吸纳、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围绕陕汽、比亚迪等龙头企业,鼓励配套企业集聚,扩大本地配套规模,全面提升汽车装备制造水平。编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年度版目录,研究出台贴合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民营企业有序准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举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优化组合,提高产供销一体化水平,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国际知名度。

  四、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积极推动落实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财政补助、研发经费统计“清零”奖励等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奖励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力度。依托信用中国、工信管理等平台,全面掌握企业真实生产经营状况,形成企业发展评估报告、应收账款净值评估报告、企业信用管理咨询报告等,提升银行授信能力,推进信用融资。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大力引进高端装备产业研发设计人才。依托职业院校,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在相关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大力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

  (摄影:各界导报记者 杜静波)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穆小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