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白瑶
1月19日上午,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闭幕。委员们激情满怀阔步走出会场,带着从会上收获的坚定发展信心,瞬间从“会议时间”转为“行动时间”。
信心从哪里来?
信心来自于亮眼喜人的“成绩单”——
全年共开展视察考察调研54项96次,组织集中协商19次,召开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10次,形成调研、协商报告81篇,共提交提案1056件,其中,提案所提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的354件,占43.9%;被有关方面纳入各类规划、计划或转化为政策正在组织实施的394件,占48.8%……这一组组喜人的数据记载着2024年省政协履职尽责的365个日夜,就像一个个印在大地上的足迹,步步坚实,清晰可辨,体现的不仅是协商议政的频次与密度,更是协商民主的生机与活力。
信心来自于健全完善的制度护航——
2024年省政协紧扣专门协商机构功能建设,制定、修订制度文件16项,完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机制,健全选题引导、信息报送、审核把关、成果转化、考核通报等机制,修订提案工作条例,完善提案提出、审查、办理、督办、评优“五大环节”协商互动机制,修订大会发言工作规则,改进发言征集、提交、遴选、成果转化等各环节工作,建立调研分享会机制,规范交流分享的范围、主体、内容和成果报送……一项项制度的出台是持续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政协工作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政协工作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的标志。
信心来自于政协工作的“路线图”——
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主基调,找准政协和省委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履职和发展的切入点、政协改革和全省改革的链接点,以高质量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就是要把握改革主旋律,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打破惯例,推动政协工作思路、履职方式、平台载体、制度机制全面创新;提质增效,就是要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推动政协工作全方位提质、提标、提效。
“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是常委会工作报告谋划部署今年政协工作的“高频词”,为今年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体现了鲜明的改革意识、质量导向,从中可以感受到,今年省政协力求政协工作成效跃上新台阶的态度和决心。
……
共识在会场内外凝聚,力量在委员心中涌动,信心在三秦大地升腾。
“这次大会为政协委员履职指明了方向,心中对做好委员履职工作的信心更强了、底气更足了、干劲更强了。”省政协委员、商洛市秦岭红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云亮说。
未来履职有何打算?丁云亮表示,接下来将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立足所在领域,围绕茶产业健康发展深调研、建真言,助力商洛茶产业升级换代,发挥好政协委员职能作用。
“我感到政协工作很富有成效,推动了不少实事落地,说明政协越来越受到重视,委员说话越来越有分量,也让我对未来履职更有热情和劲头。”省政协委员、陕西瑞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争光说,未来将珍惜委员荣誉,发挥委员优势,聚焦中心大局和所在行业领域,深入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准、将建议提实,写出更务实可行、更高质量、更有价值的提案,做可堪大任的政协委员。
信心赛过黄金。盛会闭幕,征程新启,委员们将保持充盈的信心,昂首阔步奔赴新的履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