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秦瑶 首席记者 李荣
“就业问题,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系着万家冷暖。”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分组讨论会上,委员们围绕2025年重点工作展开热烈讨论,就业话题成为焦点。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23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超过6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4.7%,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加深,预计未来这一数字还将持续增长,毕业生规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呈增长趋势。”省政协委员、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邓咏梅率先发言。
邓咏梅说,目前,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制定,与行业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有差距,“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新质生产力发展将会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无疑对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邓咏梅话音刚落,省政协委员、远元集团董事长郑远元便接过话茬,“实际上,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还存在‘两张皮’现象,很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与此同时,许多企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将二者连接起来,使企业的招聘与就业培训紧密结合。”
郑远元建议,围绕热点行业和国家发展重点领域,强化校企联动,弥合由于用人单位需求与学校专业设置之间信息不对等所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养。
邓咏梅点头赞同,并补充道:“此外,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体化大数据服务平台’和移动APP,赋能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现就业工作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