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理论研究

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0-12-23 08:52 【字体:

  □ 严维佳
  《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丰富协商形式,增强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实效”。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人民政协应当主动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化手段服务政协履职工作,积极创新和改进协商方式方法,不断拓展协商议政参与面,切实提升履职质效,更好地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协商覆盖面
  协商民主实践证明,政治参与主体越宽、参与渠道越多,参与层次越高、参与强度越大,政治参与的发展程度就越好,民主政治就越能得到普遍有效的实现。在当前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热情不断高涨的背景下,政协应当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创新协商形式,打破地域、空间等限制因素,把协商议政的末梢从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等向社会公众拓展和延伸,为关心关注社会发展、愿意主动参与协商议政的公民发表观点看法、提出意见建议提供便利渠道,创造协商交流空间,通过协商形式和载体的信息化,让网络议政和协商成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新风尚,利用联通千家万户的信息网络,实现“众人的事情”由更广更多的“众人”商量。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强工作透明度
  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既是增强政协工作透明度、进一步规范履职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宣传政协履职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运用信息化手段,一方面要及时发布政协调研视察、协商活动、决策建议、成果转化落实的情况,宣传政协履职活动成果和工作成效,宣传委员立足本职展现“一岗双责”的时代风采,不断扩大政协工作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及时公开委员建议和提案的内容、沟通情况、承办单位办理答复、委员的反馈意见、满意度评价等事项,以及委员在任期内参加全会、常委会议和各专委会、界别、活动小组组织的各类调研视察、对口协商、监督评议、政协讲堂等政协重要日常履职活动情况,让社会各界了解政协工作、增进对政协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更好建设人民群众“身边的政协”。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履职精准度
  互联网的广泛渗透和运用,打破了时空障碍,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社情民意网络征集等新兴履职载体,拓宽了政协履职工作的思维格局。通过远程协商、移动履职平台等“互联网+履职”模式,让协商议政便携度和灵活性不断增强,使委员参政履职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可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地同当前政策热点和社会热点接轨,最大限度拉近委员分散履职的时空距离,更有助于发挥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譬如,面对群众普遍关注的上学、看病、就业等问题,通过在网上开设微博栏目、设置论坛议题、组织网民评论等形式,可以及时将委员履职关注点向社会热点问题和群众身边的事情聚焦,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动态、汇集社情民意、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凝聚共识最大化
  “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民众上了网,民心就在网上。人民政协作为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连心桥”,自然需要重视利用网络渠道来增进团结民主、更好凝聚共识。应当把延伸网络履职触角与政协联系面广、包容性强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化手段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领思想认识,弘扬社会正能量,积极做好理顺情绪、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等工作,引导人民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有理有序政治参与,促进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厚植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
  五、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政协工作影响力
  信息化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政协宣传信息工作,能够扩大委员和群众对政协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为展现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样子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多元化信息和宣传平台,不断强化舆论宣传和履职服务,多层面多形式传递政协委员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出的好声音、提出的好建议,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等走进政协委员工作前沿和履职第一线,用图文并茂、影音并播的方式宣传履职风采,更有利于持续提升政协工作和政协委员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真正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融入政协,有效扩大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的影响力。
  (作者系汉中市政协主席)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