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社情民意

尽快恢复半导体物理专业打破受制于人局面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3-07-12 08:33 【字体:

□ 台盟陕西省委会
  半导体技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是当前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半导体产品涵盖了上千款芯片和近10万种分立器件,全球年产值在6000亿美元左右,并且支撑了下游年产值几万亿美元的各类电子产品和系统以及年产值几十万亿美元的软件、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据统计,1美元半导体产品拉动全球1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当前,我国半导体基础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半导体物理人才严重短缺。1997年,教育部取消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后至今没有恢复。我国半导体基础研究人才凋零,从事半导体理论研究的人员屈指可数,难以实现半导体技术源头和底层的自主创新。
  二是半导体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半导体研发投入长期不足美国的5%。我国半导体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基地数量稀少,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唯一以半导体基础物理为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已经成立的国家实验室中,从事半导体基础研究的人员非常少,至今没有建设服务半导体基础研究的大科学装置,我国半导体企业还停留在国产化替代阶段。
  三是评价机制不利于半导体基础研究。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全国有30所以上高校的材料专业入选“双一流”建设,化学22所、物理学8所、集成电路科学1所,但半导体却连学科也没有。在忽视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差异的评价机制作用下,传统半导体难以入选各类人才项目且投入产出比低,无法成为各高校的重点发展对象。
  四是缺乏协同创新机制。我国至今没有组织成立半导体基础研究的协同创新联盟机构。国内的半导体企业落后国际先进水平两代以上,主要在其他国家提供的PDK基础上进行工艺优化以提高良品率,无暇围绕下一代晶体管开展前沿基础研究,难以为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半导体基础研究出题。
  为此建议:  

一、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将国家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改名为国家半导体领导小组,涵盖半导体基础研究,跨部门协调人、财、物、政策等科技资源,强化攻关决策和统筹协调,负责制定国家半导体发展战略,确保在半导体技术和创新领域形成强大合力;以半导体产值的10%为标准匹配半导体基础研究经费;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设立半导体学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设半导体部门,壮大半导体基础研究队伍。
  二、恢复半导体物理专业。集合全国各“双一流”高校的物理专业一半的大三、大四学生,集中培训半导体基础理论课程,选拔一批进入半导体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课程继续深造,通过培养、引进、稳固一大批长期从事半导体物理研究的人才,不追热点,“把冷板凳坐热”,敢于挑战半导体物理最前沿科学问题。
  三、建设半导体基础研究网络。聚焦半导体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鼓励各研究型高校成立半导体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半导体基础研究增设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等人才类项目的特殊名额,在全国设立10个左右的半导体物理基础科学研究中心,资助20个创新群体和100个研究组,强化半导体技术的源头创新能力。
  四、建立区域联合创新平台。加强半导体领域国家实验室体系的建设,优化国家科研机构半导体领域布局;结合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需求,在全国建立10个左右大型区域联合创新平台,整合研发创新资源,加强设备共享,减少重复投入,联合攻关产业发展共性技术;为研究型高校、科研院所、半导体产业提供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机制,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半导体技术创新,建立广泛的合作联盟,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共融和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