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委员提案

夯实人才根基 助推中医药发展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5-05-13 08:58 【字体:

□ 记者 殷博华

秦地无闲草,自古多名医。陕西中药材资源丰富,中医药发展前景广阔。

记者从省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2012年起,我省连续七年先后投入3633万元为中医馆培训负责人140人、骨干人才1491人,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3.52万人次,并通过“师带徒”、“名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培养中医药骨干人才533人。

今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如何进一步推动我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本报特邀3名省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共话发展。

【本期嘉宾】

马战平 省政协委员、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吴 芳 省政协委员、西安世纪盛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闫小宁 省政协委员、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优化课程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

如何筑牢中医药人才“蓄水池”?省政协委员、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战平认为,只有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中医药发展才能未来可期。

“目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大多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机会并不多,而且很少接触疑难病例。”马战平在工作中注意到,部分年轻医学生毕业入职后存在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弱的现象。

2024年印发的《陕西省深化“院校+师承制”中医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提出,通过2年培养周期,使中医学专业在校医学生在全面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学习的同时,“早跟师”“早临床”“多临床”,培养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药理论功底扎实、临床能力较强的中医药应用型人才。

“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给学生增加更多的临床实习和实践操作课程,尤其要强化案例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快速积累经验,提高诊疗水平。”马战平建议,可在日常教学中引入现代医学基础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等,推动中西医结合,拓宽学生的医学视野,让他们汲取中西医所长,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紧扣社会需求 培养领军人才

2024年,我省先后印发《陕西省中医药强省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陕西省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方案》,提出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省级名中医的支持,加快培育中医药领军人才,建立中医药领军人才储备库。

“当前,对标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我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依然不足,特别是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匮乏。”省政协委员、西安世纪盛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芳说,深入推进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

吴芳建议,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科研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平台作用,鼓励中医药人才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名师护航”“名师传帮带”工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研技术和理念,拓宽中医药人才的国际视野,紧扣社会需求培育更多的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传承创新团队,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完善资源配置 重视基层人才

基层医疗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之举。2024年,我省印发《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毕业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人才培养、引进、培训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举措,吸引大批医护人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我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省政协委员、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闫小宁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医护人员被挖走或主动辞职现象时有发生,人才“留不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闫小宁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人才激励机制,持续做好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中医人才的保障工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基层中医薪资待遇,畅通人才晋升渠道,特别是对外来人才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等,让中医药人才“留得住”。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